字好书
胡姬抄骑过通渭

《胡姬抄骑过通渭》

时间: 2025-05-03 21:14:23

诗句

渭南兵火照城山,十八盘西探马还。

似倚燕支好颜色,秋风欲向妙娥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4:23

原文展示:

胡姬抄骑过通渭 渭南兵火照城山,十八盘西探马还。 似倚燕支好颜色,秋风欲向妙娥关。

白话文翻译:

渭南的战火照亮了城山,探马从十八盘西边返回。 仿佛倚靠着美丽的燕支,秋风想要吹向妙娥关。

注释:

字词注释:

  • 渭南: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 兵火:指战争。
  • 城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十八盘: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探马:侦察骑兵。
  • 燕支:古代美女的代称。
  • 妙娥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典故解析:

  • 燕支:古代美女的代称,源自《诗经·小雅·车舝》中的“燕支之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晚号若士,江西临川人。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此诗反映了明代边疆战事频繁的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汤显祖关注边疆战事时所作,通过描绘战火和探马的情景,表达了对边疆安危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渭南战火照亮城山的景象,以及探马从十八盘西边返回的情景,展现了边疆战事的紧张氛围。诗中“似倚燕支好颜色”一句,以美女燕支为喻,暗示了边疆的美丽与危险并存。而“秋风欲向妙娥关”则进一步以秋风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危的深切关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汤显祖对边疆战事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渭南兵火照城山”,通过“兵火”和“照”字,描绘了战火照亮城山的景象,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
  • 第二句“十八盘西探马还”,以“探马”返回的情景,暗示了边疆的战事和侦察活动。
  • 第三句“似倚燕支好颜色”,以美女燕支为喻,暗示了边疆的美丽与危险并存。
  • 第四句“秋风欲向妙娥关”,以秋风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危的深切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似倚燕支好颜色”,以美女燕支比喻边疆的美丽。
  • 象征:“秋风欲向妙娥关”,以秋风象征诗人对边疆安危的关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危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火:象征战争和紧张的氛围。
  • 探马:象征边疆的侦察和战事。
  • 燕支:象征边疆的美丽与危险。
  • 秋风:象征诗人对边疆安危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渭南兵火照城山”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和平的景象 B. 战争的景象 C. 美丽的景象 D. 宁静的景象 答案:B

  2. 诗中“似倚燕支好颜色”中的“燕支”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美女 C. 武器 D. 风景 答案:B

  3. 诗中“秋风欲向妙娥关”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 王昌龄《出塞》:通过描绘边疆的战事,表达了对边疆安危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汤显祖《胡姬抄骑过通渭》:两者都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疆安危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的全部作品,包括戏曲、诗歌等。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位古代诗人的边塞诗作,可以与汤显祖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簪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 解瞌睡颂 次韵吉老十小诗 道中寄公寿 奉送刘君昆仲 答杨明叔送米颂 游张公洞 听崇德君鼓琴 牧童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绘画 龜字旁的字 牝哹鸣辰 推诚不饰 中原逐鹿 包含寒的词语有哪些 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铁冶 足字旁的字 侏儒观戏 蹑足 刺举无避 包含蒂的成语 哀激 主义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