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9:56
《答颜生》
作者:陈师道 〔宋代〕
烦君临问我何堪,
剩欲从君十日谈。
老退不应称敏捷,
颜苍宁复借红酣。
世间公器毋多取,
句里宗风郤饱参。
陋巷远孙还好学,
未容光禄擅东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颜生的问候和思考。他感叹自己年老体衰,不再敏捷,虽然有意与颜生长谈,但却不知能否配得上。诗中提到的“颜苍”指的是颜真卿,他的书法在后世传承广泛,作者似乎在感慨自己无法与其相比。接着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看法,认为不应贪图公器,反而要在诗句中吸取宗风。最后,提到远方的孙子还在勤奋学习,表明对后辈的期望。
陈师道(出生于公元1180年),字诚之,号静斋,南宋诗人,擅长诗词、散文。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与思考。
《答颜生》是陈师道对朋友颜生的答复,反映了他对自身年岁增长、身世变化的思考,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表现出一种简朴而深刻的生活哲学,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名利的看法。
《答颜生》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友谊的珍惜。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首联“烦君临问我何堪”以直接的方式开头,表现出作者对颜生的关心和自我质疑,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感:既感激又有些自愧。接下来的“剩欲从君十日谈”,则显示了他对交流的渴望,表明了对友谊的重视。
在提及“老退不应称敏捷”时,诗人自谦地承认了自己的衰老,这种自我认知使得整首诗更具人性化。而“颜苍宁复借红酣”则将历史人物颜真卿引入,暗示自己不及前辈的自愧与无奈。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看法,“世间公器毋多取”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不应过于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应在诗句中寻求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最后一联“陋巷远孙还好学”则传递出对后辈的期许,体现出一种宽广的胸怀与对知识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与智慧。
烦君临问我何堪
剩欲从君十日谈
老退不应称敏捷
颜苍宁复借红酣
世间公器毋多取
句里宗风郤饱参
陋巷远孙还好学
未容光禄擅东南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对年老的自省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学习和内心修养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颜苍”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世间公器毋多取”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陋巷”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