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3 21:48:55

诗句

典册尊徽号,钦崇焕德名。

终身闻舜慕,历月见尧生。

兵卫严天仗,车舆转帝城。

故奁脂泽在,哀感倍皇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8:55

原文展示:

典册尊徽号,钦崇焕德名。
终身闻舜慕,历月见尧生。
兵卫严天仗,车舆转帝城。
故奁脂泽在,哀感倍皇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对皇太后的追思与尊敬。诗中提到尊贵的册封和崇高的德行名声,表达了对她一生的仰慕与敬重。她的威严如同舜帝的德行,光辉如同尧王的生平。天子的兵卫护卫严密,车舆在帝城中来回穿梭。曾经的妆奁中仍留有脂粉的香气,哀伤的情感愈发加深了对她的怜惜。

注释:

  • 典册:指封号、册封的记载。
  • 尊徽:尊贵的标志,表示皇太后的身份。
  • 钦崇:尊敬且崇高。
  • 焕德名:光辉的德行与名声。
  • 终身:一生。
  • 舜慕:指对舜帝的仰慕。
  • 历月:经过的时间。
  • 兵卫:卫兵,指护卫。
  • 天仗:指天子的威严和权力。
  • 车舆:车子与舆,指皇帝的出行。
  • 故奁:旧日的妆奁。
  • 脂泽:脂粉的香气。
  • 哀感:悲伤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著名诗人,以其精炼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积累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追悼皇太后的时候,表达了对她的无限敬仰和哀思。诗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太后地位的尊重与怀念。

诗歌鉴赏: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敬意与哀思的挽歌,诗人通过华美的辞藻和典雅的意象,展现了对皇太后深切的怀念之情。整首诗以“典册尊徽号”开篇,直接点出皇太后的尊贵地位,接着用“钦崇焕德名”描绘她的德行与名声,表明她一生的崇高与光辉。

接下来的“终身闻舜慕,历月见尧生”则通过历史典故,反映出诗人对皇太后一生的仰慕与敬重。舜与尧都是中国古代圣贤,诗人用他们来比喻皇太后的品德,进一步强调了她的伟大与崇高。

“兵卫严天仗,车舆转帝城”描绘了皇太后在世时的威严与权势,形成了对比,表示她的离去给皇宫带来的失落感。最后的“故奁脂泽在,哀感倍皇情”则通过细腻的描写,描绘出过去的余韵与现今的哀伤,深切而又真挚地传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挚,通过历史典故与细腻的情感描写,构成一幅对皇太后深情追忆的画面,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典册尊徽号:开篇指出皇太后的尊贵身份,典册是记载封号的书籍,彰显其地位。
  2. 钦崇焕德名:表达对她的尊敬与敬仰,德行光辉。
  3. 终身闻舜慕:用舜帝来比拟她的品德,说明她一生的崇高。
  4. 历月见尧生:尧王的生平也是仰慕的对象,进一步增强其地位。
  5. 兵卫严天仗:描绘她生前的威严,体现她的权力。
  6. 车舆转帝城:皇太后的车舆穿梭于帝城,象征着权威的流动。
  7. 故奁脂泽在:旧日的妆奁中还留有脂粉的香气,暗示她的存在。
  8. 哀感倍皇情:对她的怀念与哀伤愈加深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兵卫严天仗,车舆转帝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 典故:引入舜与尧的典故,提升诗的文化内涵。
  • 象征:如“故奁脂泽”,象征着记忆与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深切怀念与尊敬,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典册:象征权力与地位。
  • 舜、尧:代表高尚的品德与美好的统治。
  • 兵卫:象征安全与威严。
  • 车舆:代表权力的象征。
  • 脂泽:留存的记忆与哀思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是: A. 孟子与荀子
    B. 舜与尧
    C. 唐太宗与武则天
    D. 朱元璋与李景隆

  2. 诗中“车舆转帝城”意指: A. 车子在城中行驶
    B. 代表皇权的流动
    C. 表达对城市的赞美
    D. 描述交通的繁忙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描写风景
    B. 对权力的渴望
    C. 追忆与哀悼
    D. 对历史的讽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祭妹文》:李白的祭诗,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绘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离骚》:屈原的作品,同样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
  • 《秋夕》:杜牧的作品,表达对过去的思索与感叹。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 和尉迟赞善病中见寄 京使回自临川,得从兄书寄诗,依韵和 文彧少卿文山郎中交好深至二纪已馀暌别…留题此诗 庐陵别朱观先辈 奉命南使经彭泽(值王明府不在,留此) 奉使九华山,中途遇青阳薛郎中 北苑侍宴杂咏诗。风 北苑侍宴杂咏诗。松 北苑侍宴杂咏诗。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哑的成语 过嗣 有缘千里来相会 包含亡的成语 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经涉 玉字旁的字 燕胎 市巷 自取其咎 镸字旁的字 半工半读 洗肠涤胃 拼死拼活 乙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栉霜沐露 业字旁的字 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