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3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30:40
诗词名称: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知玄法师弟子僧彻)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诗歌内容:
紫阁相逢处,丹岩议宿时。
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
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
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
在紫阁相遇的地方,曾经在丹岩讨论宿舍的时光。
蝉鸣落下,翻飞的枯叶,栖息的鸟儿停在寒冷的树枝上。
万里之外,飘荡的思绪遥远,三年来的问候也愈加迟缓。
在炎热的夏天,怀念最初的地方,常常梦见那碧蓝的琉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其诗风细腻而含蓄,情感深邃,常常以咏怀、离别、爱情等主题为主,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对往事的追忆之际,可能是在他与好友僧彻共同宿于紫阁时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李商隐的这首诗充满了抒情的元素,展现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便以“紫阁相逢处,丹岩议宿时”来引入回忆,营造出一种典雅而亲切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堕蝉翻败叶”,不仅描绘了秋天的凋零景象,还隐含着时光流逝的感慨。蝉的鸣叫和枯叶的飘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短暂,使人不禁生出伤感之情。
接下来的“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则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疏远的无奈和对往昔情谊的惋惜。最后一句“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则通过梦境的意象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求,让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商隐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浓烈却又无奈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谊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过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阁”象征什么?
“堕蝉翻败叶”意在表达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有多长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商隐与杜甫的诗在情感表达上均有相似之处,李商隐多用细腻的描写与意象,杜甫则更注重现实与历史的情感交织。李商隐的《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是对友人和往昔的追忆,但李诗更具梦幻色彩,而杜诗则显得沉重真实。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