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百字令·题杨铁夫画象,铁夫近结茅大屿山,专修净业,并刊所作双树居词

《百字令·题杨铁夫画象,铁夫近结茅大屿山,专修净业,并刊所作双树居词》

时间: 2025-04-26 14:51:27

诗句

颀然一叟,算卌年吟弄,几番风月。

减字偷声余事耳,未碍蒲团生活。

过眼空花,打头急浪,此境何曾夺。

装成七宝,更无遗憾毫发。

却念孤屿栖迟,维摩丈室,仿佛那延窟。

兜率海山凭位置,终见云飞大豁。

七尺昂藏,千秋怅望,所向无空阔。

妍皮痴骨,任他摸象人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27

原文展示

颀然一叟,算卌年吟弄,几番风月。
减字偷声余事耳,未碍蒲团生活。
过眼空花,打头急浪,此境何曾夺。
装成七宝,更无遗憾毫发。
却念孤屿栖迟,维摩丈室,仿佛那延窟。
兜率海山凭位置,终见云飞大豁。
七尺昂藏,千秋怅望,所向无空阔。
妍皮痴骨,任他摸象人说。

白话文翻译

一位高大的老人,算起来吟诵了四十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即使偷懒减少了吟唱,依然不妨碍在蒲团上的生活。
眼前的空花,只是瞬间的波澜,这样的境界何曾被夺走?
如同成就了七宝,心中没有一丝遗憾。
我却想念那孤独的小岛,隐居在维摩的房间,仿佛那延续的洞窟。
在兜率的海山中,凭着地理的位置,终究能看到云飞过的开阔。
身高七尺,千秋的惆怅,所望之处无非是空旷。
美丽的皮肤和痴迷的骨骼,任凭那些摸象的人怎么说。

注释

  • 颀然:形容高大。
  • 卌年:四十年。
  • 蒲团:佛教徒用来打坐的垫子。
  • 空花:比喻短暂的事物。
  • 七宝:佛教中形容珍贵的宝物。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著名的隐士。
  • 兜率:指兜率天,佛教中的天界。
  • 云飞大豁:比喻开阔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恭绰,清代诗人,字蓉华,号瑾轩,自号白云山人。他在诗词创作方面造诣颇深,风格清新,擅长抒情与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多富有哲理性和思考性。

创作背景

这首《百字令》创作于叶恭绰对杨铁夫的画作的感悟之下,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维摩丈室”,更是体现了他对佛教哲学的理解与追求。

诗歌鉴赏

《百字令·题杨铁夫画象》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个人的心灵追求和对自然的感悟。首句“颀然一叟”便引人注目,表达了一个高大的老人形象,似乎隐喻着智慧和经历。接下来的“算卌年吟弄,几番风月”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四十年的吟诵和无数的风花雪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然与从容。

在诗中,诗人不以世俗的名利为重,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独立。比如“减字偷声余事耳,未碍蒲团生活”,说明他虽然减少了吟诵,但内心的安宁和对生活的热爱依然未减。这种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艺术的执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过眼空花,打头急浪,此境何曾夺”一句,进一步引申了诗人的哲思,空花象征着短暂的幻影,而急浪则是人生的波折,但这些都无法夺走他内心的宁静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的“妍皮痴骨,任他摸象人说”,则是对外界评论的不屑,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追求放在更高的境界,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叶恭绰对于人生、艺术与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颀然一叟:描绘出高大的老人形象,象征智慧与经历。
  2. 算卌年吟弄,几番风月:感叹时间流逝,经历了许多风雨。
  3. 减字偷声余事耳,未碍蒲团生活:即使减少吟诵,仍然享受宁静生活。
  4. 过眼空花,打头急浪,此境何曾夺:比喻短暂的美好与人生的波折,内心境界未被动摇。
  5. 装成七宝,更无遗憾毫发:达到了理想境界,没有任何遗憾。
  6. 却念孤屿栖迟,维摩丈室,仿佛那延窟:怀念隐居生活,抒发对佛教哲理的向往。
  7. 兜率海山凭位置,终见云飞大豁:在特定的环境下,最终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8. 七尺昂藏,千秋怅望,所向无空阔:高大身躯,承载着千年的期望,所向无畏。
  9. 妍皮痴骨,任他摸象人说: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坚定自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空花”比喻短暂的事物,传达出对无常的思考。
  • 对仗:如“妍皮痴骨”,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诗意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理想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蒲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修行的生活。
  2. 七宝:代表理想与珍贵的追求。
  3. 孤屿:隐喻独立与自我的追求。
  4. 云飞:象征自由与开阔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维摩丈室”指什么?

    • A. 一种饮食
    • B. 隐居的地方
    • C. 一种艺术形式
    • D. 诗人的故乡
  2. 填空题:诗中“颀然一叟”形容的是一个__的老人。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外界评价的不屑。 (对/错)

答案

  1. B
  2. 高大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孟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叶恭绰 vs. 王维:两位诗人皆以自然为题,叶恭绰更注重内心的哲思,而王维则将自然与人心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宇宙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上运管张平国 上运管张平国 上运管张平国 上韩平原 伤春 山居 僧画 三友亭 三衢道中 容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栽排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犬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骇慌 喜溢眉宇 死穴 车字旁的字 绳一戒百 纸样 包含及的词语有哪些 收回成涣 以势压人 牛骥同皂 包含晦的成语 迁更 包含培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