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3:29
沁园春在画桥西,
花月价,贱如泥。
碧城高与粉墙齐,
拟把数行题。
题未了,斜日乱莺啼。
在画桥的西边,春意正浓,
花与月的价格,竟如泥土一般便宜。
翠绿的城墙和粉色的墙壁齐高,
我打算写几行字。
可字还没写完,斜阳下,黄莺乱啼。
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此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花月价,贱如泥”的表述,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反思。
陈维崧(公元1620年-公元1680年)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词人、诗人,字梦阮,号秋水。因其才华出众,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而细腻。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陈维崧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本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开篇的“沁园春在画桥西”便让人联想到春日的温暖与生机。接着,诗人用“花月价,贱如泥”来表达对自然美的珍视,花和月本是美丽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它们的价值却低得如同泥土,暗含着一种对物质世界的无奈与超然。接下来的“碧城高与粉墙齐”,则将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展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人似乎在思索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拟把数行题”一句,表现了诗人想要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的冲动,但“题未了,斜日乱莺啼”,却又因时间的流逝而未能完成,流露出一丝惆怅与无奈。整首诗在描绘景物的同时,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反映了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的“花月价,贱如泥”是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对比陈维崧的《甘州子》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上,陈维崧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哲理思考,苏轼则在豪放中更显豪情。
以上内容为对《甘州子 新霁同南耕散步潘原白园亭主人不在题壁而去二首 其一》的综合分析与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