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2:22
疏疏帘色映苍苔,
屋角诸峰晓翠开。
蝶护残花痴不去,
鸟争馀食惯仍来。
向来栖遁初无意,
从古经纶别有才。
抱杖风前一长啸,
破愁安得即时杯。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帘子轻轻摇曳,透出青苔的色彩。屋角的山峰在晨曦中显得格外翠绿。蝴蝶依恋着残花不愿离去,鸟儿争相来觅食,似乎习惯于此。往昔的栖息与隐遁并非出于心意,而是自古以来的安排与才华。诗人手握拐杖,在风中高声长啸,愁苦又怎么能在此时用酒杯来解除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向来栖遁初无意”可看作对隐逸生活的反思,古代隐士往往自觉地选择隐居生活,而这里则暗示这种选择并非出于真心,而是历史和环境的推动。
作者介绍:
李流谦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以山水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何时并不明确,但可以看作是在诗人某次游历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交融,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和对愁苦的反思。
《遣兴 其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晨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中,感受到花蝶与鸟鸣的生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中的“疏疏帘色映苍苔”一语,既描绘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又隐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蝴蝶和鸟儿的出现,仿佛让残花和馀食都显得生机勃勃,诗人用“痴不去”和“惯仍来”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生物的执着与循环。
在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自省,认为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初衷并非出于内心的渴望,而是历史所赋予的角色。诗人在风中高声长啸,似乎在宣告一种超越世俗的洒脱与无奈,愁苦并不是酒杯所能解除的,反而是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与接受。
整首诗以自然之美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愁苦的无奈,传达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疏疏帘色映苍苔”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清晨的宁静
b. 傍晚的喧闹
c. 晴朗的午后
答案:a
“向来栖遁初无意”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然的热爱
c. 生活的丰富多彩
答案:a
诗人认为愁苦如何能解除?
a. 通过酒杯
b. 通过旅行
c. 无法解除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流谦与王维的作品均以自然为背景,但李流谦更侧重于对内心愁苦的反思,而王维则多表现出对自然的悠然自得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