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6:13
原文展示:
直木无卑枝,清漪无杂鳞。君今甫二十,出语如有神。洒然风雨气,倾倒万斛尘。古风日芜秽,大道成迷津。各抱媕婀性,何以称诗人。遂如缁与素,渐染渐失真。贱子不量力,颓翮思一振。区区自怡悦,安计笑且嗔。把君北道集,怀抱生古春。流离浩满眼,凭车发哀呻。惜哉徒为尔,不救民苦辛。今当与子别,行矣各爱身。所期浮嚣尽,远与澹泊邻。
白话文翻译:
挺拔的树木没有低矮的枝条,清澈的水波没有杂乱的鱼鳞。你如今才二十岁,说话就像有神助。气质洒脱如风雨,言语能倾倒万千尘埃。古代的风气日渐荒废,大道变得迷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如何才能称为诗人。就像黑色与白色,逐渐染上就失去了本真。我虽不自量力,却渴望振翅高飞。只求自我愉悦,哪管他人的嘲笑或嗔怪。读你的《北道集》,心中生出古时的春意。流离失所的景象满眼皆是,只能凭车发出哀叹。可惜只是这样,无法解救百姓的苦难。现在即将与你分别,各自珍重。期望浮华尽去,远离喧嚣,与淡泊为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沆(1785-1826),清代诗人,字子厚,号秋舫,湖北黄冈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赠给魏默深的,魏默深是陈沆的朋友,也是一位年轻的诗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沆在阅读了魏默深的《北道集》后所作,表达了对魏默深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对魏默深才华的赞赏。诗中“直木无卑枝,清漪无杂鳞”比喻魏默深的正直和纯洁,而“君今甫二十,出语如有神”则直接赞美了魏默深的才华。后文通过对古风芜秽、大道迷津的感慨,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诗的最后,陈沆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远离浮华,保持淡泊的心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陈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赞美了魏默深的正直和纯洁,同时也表达了对古风芜秽、大道迷津的失望。诗的最后,陈沆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远离浮华,保持淡泊的心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直木无卑枝”比喻什么? A. 正直的人没有卑劣的行为 B. 树木没有低矮的枝条 C. 清澈的水中没有杂乱的鱼 D. 人的性格
诗中“君今甫二十,出语如有神”赞美了什么? A. 魏默深的年龄 B. 魏默深的才华 C. 魏默深的气质 D. 魏默深的言语
诗中“古风日芜秽,大道成迷津”表达了什么? A. 对古代风气的赞赏 B. 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C. 对友人的期望 D. 对自然的感慨
诗中“所期浮嚣尽,远与澹泊邻”表达了什么? A. 对浮华的追求 B. 对淡泊的向往 C. 对友人的赞赏 D. 对社会的失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