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6:13
原文展示:
万寿寺七松韵 陈沆 〔清代〕 不雨何为怒涛吼,绿云横铺三十亩。生平入寺不拜佛,兹乃绝倒支离叟。二松在左二松石,三松当中相配偶。旁一大榆羞老丑,掉头意欲墙外走。灵根日月照不到,元气自贯天地后。我疑七松皆老龙,七龙上天成一松。不然何故非枝叶,一一变化鳞鬣同。传闻寺建自珰宦,幸未刻画遭俗工。譬如高人寄庑下,俊骨肯受凡夫容。六时常觉声沸耳,一尘不生何处风。安得长欃白木柄,斸取琥珀千年红。不愿食之寿无穷,亦不愿作十八公。但愿骨节撑玲珑,春气不死冰雪胸。歌成似闻松太息,白鹤下来烟外立。
白话文翻译:
没有雨,为何松涛如怒吼般响亮?绿云般的松树覆盖了三十亩地。我平生进寺庙不拜佛,但这里的松树让我倾倒,像是支离破碎的老人。左边有两棵松树,右边有两棵松树,中间有三棵松树相互依偎。旁边一棵大榆树因为自己的老丑而羞愧,想要转身逃离。松树的根系深藏不露,但它们的元气贯通天地。我怀疑这七棵松树都是古老的神龙,七条龙升天变成一棵松树。不然为什么它们的枝叶都像龙鳞一样变化?听说这座寺庙是由宦官建造的,幸好没有被俗工雕刻破坏。就像高人在简陋的屋檐下寄居,高贵的骨架不愿被凡人容纳。六时都能听到松涛声,但这里一尘不染,风从何来?我多么希望能有一把长柄的斧头,挖出千年琥珀般的红色。我不愿吃它以获得无穷的寿命,也不愿成为十八公。我只愿我的骨节撑得玲珑剔透,让春天的气息在冰雪般的心胸中不死。歌成之后,仿佛听到松树的叹息,白鹤在烟雾之外站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沆(1785-1825),清代诗人,字子昂,号梅溪,江苏吴县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游览万寿寺时,被寺中的七棵松树所吸引,从而创作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沆在游览万寿寺时,被寺中的七棵松树所吸引,从而创作的。诗中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万寿寺中七棵松树的描绘,展现了松树的雄伟与高洁。诗中“不雨何为怒涛吼”一句,以怒涛比喻松涛声,形象生动。“绿云横铺三十亩”则进一步以绿云形容松树的茂密,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中还通过对松树形态的描绘,如“二松在左二松石,三松当中相配偶”,展现了松树的布局之美。最后,诗人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如“俊骨肯受凡夫容”,“但愿骨节撑玲珑,春气不死冰雪胸”,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松树形态、声音、生命力的描绘,展现了松树的雄伟与高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不雨何为怒涛吼”一句,用什么比喻松涛声? A. 怒涛 B. 绿云 C. 老龙 D. 白鹤
诗中“绿云横铺三十亩”一句,用什么形容松树的茂密? A. 怒涛 B. 绿云 C. 老龙 D. 白鹤
诗中“我疑七松皆老龙”一句,用什么比喻松树? A. 怒涛 B. 绿云 C. 老龙 D. 白鹤
诗中“白鹤下来烟外立”一句,用什么象征高洁? A. 怒涛 B. 绿云 C. 老龙 D. 白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