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成都在事

《上成都在事》

时间: 2025-05-03 17:49:31

诗句

昨日卖衣裳,今日卖衣裳。

衣裳浑卖尽,羞见嫁时箱。

有卖愁仍缓,无时心转伤。

故园有虏隔,何处事蚕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49:31

原文展示

昨日卖衣裳,今日卖衣裳。
衣裳浑卖尽,羞见嫁时箱。
有卖愁仍缓,无时心转伤。
故园有虏隔,何处事蚕桑。

白话文翻译

昨天我卖衣服,今天也在卖衣服。
衣服已经卖得差不多了,羞于见到当初嫁时的箱子。
虽然有卖愁的心情,却总是心情转变得缓慢,
故乡被敌人隔绝,不知道在哪里再从事养蚕和种桑。

注释

  • 衣裳:指衣服。
  • 羞见:感到羞愧见到。
  • 嫁时箱:结婚时的嫁妆箱。
  • 卖愁:指通过卖东西来发泄心中的忧愁。
  • 蚕桑:养蚕和种桑树,指传统的农耕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窈窕,唐代女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因其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情感与生活,风格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出售衣物,表达了对故乡和传统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伤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卖衣裳”的反复提及,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对曾经美好生活的怀念。开头两句,诗人以简单的叙述方式,表达了自己被迫出售衣物的现实,重复“卖衣裳”二字,渗透出生活的单调与无奈。接下来的“衣裳浑卖尽”,则揭示了生活困境的加深,诗人已无衣可卖,心中羞愧与不甘交织,无法面对曾经的嫁妆箱,这不仅是物质的失落,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卖愁仍缓,无时心转伤”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即便是在忙碌中,也无法摆脱心中的忧愁,情感的变化显得缓慢而沉重。最后两句提到的“故园有虏隔”更是加重了情感的沉重感,表明了故乡的隔绝与无奈,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能为力的伤感交织,流露出深切的乡愁。综上所述,整首诗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日卖衣裳,今日卖衣裳:反复强调了生活的艰辛与单调。
  2. 衣裳浑卖尽,羞见嫁时箱: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羞愧,暗示着生活的困境。
  3. 有卖愁仍缓,无时心转伤:展示了内心的压抑与痛苦,即使在忙碌中也难以释怀。
  4. 故园有虏隔,何处事蚕桑: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修辞手法

  • 反复:通过“卖衣裳”的重复,强调生活的单调与无奈。
  • 对仗:如“有卖愁仍缓,无时心转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嫁时箱、故园等意象,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围绕生活的困境与对故乡的思念展开,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悲伤,深刻反映了人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裳:象征着个人的生活状态与社会地位。
  • 嫁时箱: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身份的变化。
  • 故园:代表着归属感与乡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衣裳”主要代表什么?

    • A. 生活的富裕
    • B. 生活的困境
    • C. 个人的身份
  2. “故园有虏隔”中的“虏”指的是什么?

    • A. 敌人
    • B. 亲人
    • C. 朋友
  3. 诗人通过反复的方式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张窈窕的《上成都在事》更侧重于女性的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的困扰,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女性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倡妪叹 九月都下对雪寄永叔师鲁 春日舟中对雪寄刁经臣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望夫石 孙屯田召为御史 山光寺 夜晴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和腊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颓教 聱牙诘屈 己字旁的字 变危为安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犬字旁的字 英儒 K歌 不阴不阳 半生不熟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辰字旁的字 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僚吏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吃著不尽 要结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