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9:07
亦知非故土,扶杖且登楼。
落日万古色,长江千里秋。
浮云蔽楚望,朔气老边州。
无限关心事,凭栏起暮愁。
我知道这里并不是故乡,扶着拐杖勉强登上楼台。 落日映照着万古的色彩,长江在秋季延绵千里。 浮云遮蔽了对楚地的眺望,北风带来了边疆的寒气。 心中无限的关切与忧愁,凭栏而立在暮色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长江千里秋”可以引申为长江流域在秋天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楚”则指古代楚国,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
梦麟,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诗作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历史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表达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临江楼》创作于清代,诗人可能在游历途中,面对壮丽的长江与夕阳,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孤独与愁苦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乡愁。
《临江楼》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宏大景观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首联“亦知非故土,扶杖且登楼”既表明了诗人在异地的孤独感,也通过“扶杖”暗示了诗人的年迈与无奈。接下来的“落日万古色,长江千里秋”则用雄壮的自然景象来反衬诗人的孤寂,夕阳的色彩与长江的辽阔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一种苍凉的美感。
第三联“浮云蔽楚望,朔气老边州”通过浮云和北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楚地的渴望与对边疆冷酷环境的感受,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思。最后一句“无限关心事,凭栏起暮愁”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心中无尽的思绪与忧愁,凭栏而立,面对着渐渐暗淡的夕阳,心中涌动着对故乡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透过自然的描写,展现出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是指哪个地区?
“扶杖且登楼”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诗人通过“落日万古色”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梦麟的《临江楼》和李白的《静夜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