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6:16
无诗
草创园亭随意坐,
任缘化竹倩人栽。
雁声与客将寒去,
柳色知春有信来。
逸气暂时因酒见,
物华空自把诗催。
案头秃笔无才思,
不赋一言真陋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园亭中随意坐着的闲适心情,任由人们把竹子栽种在这里。随着雁声的传来,寒意渐去,柳树的颜色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此时,作者因饮酒而感到些许的畅快,但眼前的风景却无法激发他的诗情。桌上的笔已经枯瘦,缺乏灵感与才思,无法写下一个字,感到十分惭愧。
郑刚中,宋代诗人,字文韶,号白云,生于福建,终身未仕,以诗名世。郑刚中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成作于一个春寒交替的季节,作者在园亭中饮酒,感受到自然美景,却又因创作的无能感到惭愧,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艺术追求的无奈。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闲适而又略显无奈的情感。作者在园亭中随意地坐着,感受着周围的自然气息,竹子、雁声、柳色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诗中通过“雁声与客将寒去”和“柳色知春有信来”两句,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尽管如此,作者却因为一时的酒兴而感到创作的困难,表现出一种对艺术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两句以“案头秃笔无才思”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嘲,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出对生活和艺术的思考。
整首诗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展现了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创作能力的自我怀疑和无奈。
诗中提到的“雁声”象征了什么?
A. 寒冷的季节
B. 春天的到来
C. 秋天的结束
D. 夏天的气息
诗人因为什么感到羞愧?
A. 写不出诗句
B. 喝醉了酒
C. 竹子栽得不好
D. 冷落了朋友
答案:1. B;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