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25:50
雨出笋尖高玳瑁,风开花蕾入胭脂。恐须费尽东君力,造化无心本不知。
雨水滋润了竹笋的尖端,阳光下的花蕾如同胭脂般绽放。恐怕东风的力量都要耗尽,然而自然的造化本无意识,根本不知道这些变化。
作者介绍:郑刚中,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和词,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体现出一种脱俗的境界。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雨水和风的作用,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首无题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用“雨出笋尖高玳瑁”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后,竹笋倔强向上的姿态,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紧接着“风开花蕾入胭脂”,则是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出春风的温暖与花开的娇艳,仿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醉神迷。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自然的哲学思考,“恐须费尽东君力,造化无心本不知”,在赞美春天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无常与生命脆弱的感慨。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生动的自然描写,又蕴含了深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慨。
从修辞上看,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整体上,这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和谐,体现了宋代诗人的艺术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雨出笋尖高玳瑁”主要描绘了什么?
“风开花蕾入胭脂”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