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3:04
送别
钱起
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
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
孤舟经暮雨,征路入秋云。
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的离愁别绪。阳关的古歌声此起彼伏,但我无奈在醉中听到这些。归心似箭,梦中却远在吴山,离愁则在楚水间分隔。孤舟在暮雨中行驶,回家的路却已入秋云之中。后夜的明月照在窗前,想起你时,心中依旧充满思念。
“阳关”是古代著名的离别之地,常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吴山”和“楚水”分别代表了诗人的故乡和离别之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暗示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苦楚。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 720—约 780),字景山,号少微,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见长。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戴叔伦的送别场合,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唐代人们离别时的常见情感。
《送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用简练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开篇以“阳关多古调”引入,暗示离别的氛围,接着“无奈醉中闻”则表现了诗人在醉意中对古调的无奈和感伤。通过“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苦楚。孤舟在“暮雨”中行驶,象征着诗人孤独的旅程,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一句“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则以明月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更加浓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离别的悲伤,充满了对友情和故乡的眷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唐代人们对于离别的深切感悟。
《送别》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吴山”代表什么?
“孤舟经暮雨”中“孤舟”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