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0:39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擅长弹奏瑟(古代弦乐器)的人,乐声如云般和谐,常常让人想起那位帝王的女儿。冯夷(神话中的舞者)在空中独自舞动,而楚国的客人却无法忍受这样的音乐。那悲伤的调子如同金石般凄凉,清晰的音韵则飘入了无边的幽暗之中。苍梧山传来了怨慕的情感,白芷花散发出阵阵芳香。流水流淌经过潇浦,悲风吹过洞庭湖。曲子结束时,乐人已不见踪影,江面上只剩下几座青色的山峰。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明,世称“钱郎”。其诗以清丽见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情感,特别是对音乐的描绘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此诗作于唐代盛世,社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对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欣赏与反思较为普遍。诗人借音乐之声,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省试湘灵鼓瑟》是一首融合音乐与自然意象的抒情诗,诗中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开头两句“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通过对瑟声的描绘,呈现出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境界。然而,随后的“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则带来了情感的转折,楚客对于冯夷的舞蹈和音乐感到无奈与烦恼,反映出个人情感与艺术之间的矛盾。
诗中“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生动地描绘了音乐的极致与悲伤,音调的清晰与幽暗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厚度。接下来的意象,如“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则为诗增添了一层思念与自然的美感,传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最后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用简练的笔触,留下了对消逝之美的感慨,既有对音乐的怀念,也有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音乐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音乐的力量与人心的脆弱,形成了一种悠远而哀伤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冯夷”指的是:
A. 一个乐器
B. 一位舞者
C. 一个山名
D. 一个城市
诗中“苍梧来怨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思念
C. 喜悦
D. 无奈
诗的最后一句“江上数峰青”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大自然的永恒
C. 人的孤独
D. 音乐的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