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3:30
原文展示:
寄杨公 李百药 〔唐代〕 公子盛西京,光华早著名。 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 高阁浮香出,长廊宝钏鸣。 面花无隔笑,歌扇不障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西京城,有一位公子名声显赫,光彩照人,早早地就闻名遐迩。 他接待四方游士,空置的馆舍等待着时代的英才。 高阁中飘出香气,长廊里宝钏发出声响。 面对着花朵,他无拘无束地笑着,唱歌时扇子也不遮挡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百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了一定的文学造诣。这首诗是寄给杨公的,表达了对杨公名声和待客之道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百药在长安游历时,听闻杨公的名声和待客之道,因此写诗寄赠,表达敬意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杨公在西京的声望和待客之道的描绘,展现了杨公的高贵气质和广纳贤才的胸怀。诗中“光华早著名”一句,直接点明了杨公的名声显赫,而“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则进一步描绘了杨公的待客之道,显示了他的开放和包容。后两句通过对高阁香气的描绘和长廊宝钏的声响,营造了一种高贵而宁静的氛围,而“面花无隔笑,歌扇不障声”则表现了杨公的豁达和自由,不受拘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杨公的赞美,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名声和待客之道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杨公名声和待客之道的赞美,展现了杨公的高贵气质和广纳贤才的胸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名声和待客之道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公子”指的是谁? A. 李百药 B. 杨公 C. 其他 答案:B
“光华早著名”中的“光华”比喻什么? A. 名声 B. 光彩 C. 香气 答案:A
“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描绘了杨公的什么特点? A. 高傲 B. 广纳贤才 C. 孤僻 答案:B
“面花无隔笑,歌扇不障声”表现了杨公的什么性格? A. 拘谨 B. 豁达 C. 忧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