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礼记

《赋礼记》

时间: 2025-08-05 11:44:17

诗句

玉帛资王会,郊丘叶圣情。

重广开环堵,至道轶金籝.

盘薄依厚地,遥裔腾太清。

方悦升中礼,足以慰馀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1:44:17

原文展示:

赋礼记 李百药 〔唐代〕 玉帛资王会,郊丘叶圣情。 重广开环堵,至道轶金籝。 盘薄依厚地,遥裔腾太清。 方悦升中礼,足以慰馀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盛大的王室聚会和郊祀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礼仪之道的推崇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诗中“玉帛资王会”指的是用珍贵的玉帛来资助王室的聚会,“郊丘叶圣情”则描绘了郊祀时神圣的情感。后文通过“重广开环堵,至道轶金籝”等句,进一步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和道德的高尚。最后两句“方悦升中礼,足以慰馀生”表达了诗人对礼仪的喜悦和对余生的满足。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帛:珍贵的玉器和丝织品,常用于王室礼仪。
  • 资:资助,支持。
  • 王会:王室的聚会。
  • 郊丘:郊外的祭坛。
  • 叶:同“协”,和谐。
  • 圣情:神圣的情感。
  • 重广:广泛,普遍。
  • 环堵:四周的墙壁,比喻封闭的空间。
  • 至道:最高的道德。
  • 轶:超越。
  • 金籝:珍贵的容器。
  • 盘薄:厚重。
  • 依:依靠。
  • 厚地:大地。
  • 遥裔:遥远。
  • 腾:升腾。
  • 太清:天空。
  • 方悦:正喜悦。
  • 升中礼:提升中的礼仪。
  • 慰馀生:满足余生。

典故解析:

  • 玉帛资王会:古代王室聚会时常用玉帛作为礼物,象征尊贵和礼仪。
  • 郊丘叶圣情:郊祀是古代重要的祭祀活动,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百药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涉及礼仪、道德和政治,风格庄重典雅。此诗可能是在特定的王室聚会或郊祀活动后所作,表达了对礼仪之道的推崇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唐代某次重要的王室聚会或郊祀活动后所作,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些活动的赞美和对礼仪之道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室聚会和郊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礼仪之道的推崇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诗中“玉帛资王会”和“郊丘叶圣情”等句,不仅描绘了盛大的场景,也传达了神圣和和谐的情感。后文通过“重广开环堵,至道轶金籝”等句,进一步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和道德的高尚。最后两句“方悦升中礼,足以慰馀生”表达了诗人对礼仪的喜悦和对余生的满足,整首诗情感庄重,语言典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帛资王会:用珍贵的玉帛来资助王室的聚会,象征尊贵和礼仪。
  2. 郊丘叶圣情:郊祀时表达神圣的情感,和谐而庄重。
  3. 重广开环堵:广泛地打开封闭的空间,象征礼仪的普及。
  4. 至道轶金籝:最高的道德超越珍贵的容器,强调道德的高尚。
  5. 盘薄依厚地:厚重地依靠大地,象征稳固和坚实。
  6. 遥裔腾太清:遥远地升腾至天空,象征高远和神圣。
  7. 方悦升中礼:正喜悦于提升中的礼仪,表达对礼仪的喜爱。
  8. 足以慰馀生:足以满足余生,表达对余生的满足和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玉帛资王会”比喻王室聚会的尊贵和礼仪。
  • 拟人:“郊丘叶圣情”拟人化地表达了郊祀的神圣情感。
  • 对仗:“重广开环堵,至道轶金籝”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礼仪之道的推崇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通过描绘王室聚会和郊祀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礼仪的重视和对道德的崇高追求,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庄重典雅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帛:象征尊贵和礼仪。
  • 郊丘:象征神圣和和谐。
  • 环堵:象征封闭和限制。
  • 金籝:象征珍贵和重要。
  • 厚地:象征稳固和坚实。
  • 太清:象征高远和神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帛资王会”中的“玉帛”指的是什么? A. 珍贵的玉器和丝织品 B. 普通的玉器和丝织品 C. 玉器和金器 D. 丝织品和金器

  2. 诗中“郊丘叶圣情”中的“郊丘”指的是什么? A. 郊外的祭坛 B. 郊外的山丘 C. 郊外的田野 D. 郊外的河流

  3. 诗中“至道轶金籝”中的“至道”指的是什么? A. 最高的道德 B. 最高的技艺 C. 最高的权力 D. 最高的智慧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同样涉及礼仪和道德的主题,展现了杜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通过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礼仪的重视。

诗词对比:

  • 李百药《赋礼记》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两者都涉及礼仪和道德的主题,但李百药的诗更注重礼仪的庄重和道德的高尚,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百药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代诗歌鉴赏辞典》:详细解析了唐代诗歌的背景、风格和艺术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李百药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竹 雨夜自感二首 其二 雨夜自感二首 其一 游工部草堂遇王际云刘俊臣二君小饮赋此 杂感四首 其四 杂感四首 其三 杂感四首 其二 杂感四首 其一 上九独坐二首 其二 上九独坐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不相为谋 剧目 海若 月运 大字旁的字 包含仲的成语 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包含邦的词语有哪些 秀才人情纸半张 牛黄狗宝 虫字旁的字 马里亚纳海沟 包含进的词语有哪些 昂然自得 交侵 黄金失色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