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缕曲

《金缕曲》

时间: 2025-05-09 23:28:25

诗句

屋外青山笑。

笑先生、洗桐浇竹,几曾闲了。

可是未能除结习,清癖倪迂同调。

又三径、楼缘客扫。

出世无妨同入世,倚南窗,犹觉陶潜傲。

真朴性,古今少。

一龛休说蜗庐小。

达人心,水流不竞,云眠都好。

淡到忘言方得意,静里天机人妙。

算何必、冷吟长啸。

添种碧桃花万树,溯仙源、即在红尘道。

浑不借,武陵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3:28:25

原文展示

《金缕曲》

屋外青山笑。笑先生洗桐浇竹,几曾闲了。可是未能除结习,清癖倪迂同调。又三径楼缘客扫。出世无妨同入世,倚南窗,犹觉陶潜傲。真朴性,古今少。一龛休说蜗庐小。达人心,水流不竞,云眠都好。淡到忘言方得意,静里天机人妙。算何必冷吟长啸。添种碧桃花万树,溯仙源即在红尘道。浑不借,武陵棹。

白话文翻译

屋外的青山在微笑,笑着说先生洗桐树、浇竹子,几时能闲下来呢?然而,我还是未能摆脱那结下的习惯,心中清癖与那迂腐的调子依然相同。又在这三径旁,楼宇边,客人来扫除一番。出世并不妨碍我同入世,倚靠南窗,我仍觉陶渊明那样的傲然。真正的质朴性,古今少有。一龛小庙怎能说蜗居狭小?达人的心境,如流水竞逐,云朵在睡眠中都好。淡泊到忘却言语才得意,静中天机人自妙。何必冷冷清清吟长啸?再添种下万树碧桃花,追溯仙源其实就在红尘之路。根本没有必要借助武陵的桨橹。

注释

  • 青山:指远处的山,象征静谧与自然。
  • :桐树,常用于古代文人雅士的栖息之地。
  • 清癖:指清高的癖好。
  • 陶潜: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和自然生活著称。
  • 达人的心:指心胸开阔、豁达的人。
  • 云眠:指云的静谧状态,象征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藻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自然、人生哲理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金缕曲》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纷争的淡泊态度,表现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学的深思。

诗歌鉴赏

《金缕曲》展现了吴藻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整首词以青山、桐竹等自然景物入手,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提到“真朴性”,表明他对真诚与纯粹的渴望,认为这样的品质在古今之间都极为稀少。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流露出一种洒脱与悠然,尤其是“淡到忘言方得意,静里天机人妙”一句,使人感受到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认为在平淡中才能体悟到生活的真谛。此外,诗中提到的“添种碧桃花万树”,更是借助意象的丰富性,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吴藻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现了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描绘出一种超越尘世喧嚣的理想状态。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雅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屋外青山笑:描绘山的笑意,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2. 笑先生洗桐浇竹,几曾闲了:暗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忙碌形成对比。
  3. 可是未能除结习:表达内心的无奈,无法摆脱世俗习惯。
  4. 清癖倪迂同调:反映诗人对清高与迂腐的思考。
  5. 又三径楼缘客扫:描绘出一种人来人往的景象,增添生活的气息。
  6. 出世无妨同入世:强调心态的超然,出世与入世并不矛盾。
  7. 倚南窗,犹觉陶潜傲:通过陶渊明的形象,表现诗人的志向与情怀。
  8. 真朴性,古今少:指出真诚与质朴的稀缺性。
  9. 达人心,水流不竞:表现达人的心境如流水般自然流畅。
  10. 淡到忘言方得意:强调淡泊心境能达到真正的心灵满足。
  11. 算何必冷吟长啸:讽刺那些过于拘泥于形式的人。
  12. 添种碧桃花万树:象征希望和美好的愿望。
  13. 溯仙源即在红尘道:提醒人们理想生活并非遥不可及。
  14. 浑不借,武陵棹:表达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笑”,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多运用对仗工整,增强音乐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揭示了人生哲学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桐竹:代表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碧桃花: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希望。
  • 云眠:代表着一种安宁的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缕曲》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吴藻
    • C. 陶渊明
  2. 诗中提到的“陶潜”指的是谁?

    •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饮品
  3. 诗歌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 A.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C. 对繁华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的作品,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 《山中问答》:王维的诗作,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同为隐逸题材,吴藻与陶渊明在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上有相似之处,但吴藻更加强调内心的哲学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直接抒情。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桃源忆故人 碧桃 桃源忆故人 怀友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 再用前韵藏头拆字 桃源忆故人 绣毬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 舟次瓜步怀徐姬石莲 桃源忆故人 冬夜 桃源忆故人·庭槐沐雨翻新翠 桃源忆故人·园林万木凋零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礁的词语有哪些 详询 首字旁的字 包含泛的词语有哪些 厉世摩钝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牛字旁的字 包含轻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包含馅的词语有哪些 通狎 痿不忘起 独是独非 芹宫 当仁不让 臣字旁的字 潺淙 长字旁的字 以慎为键 半生尝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