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07
万家生计萧然。未装棉。欲赋东人,杼柚吁苍天。哀鸿住,秋风莫,幸停鞭。鞭挞穷时变作枕戈眠。
这首诗描绘了万家生计的萧条,寒冷的冬天尚未到来,大家尚未穿上棉衣。诗人想为东边的人写首诗,但只能仰天叹息。哀伤的鸿雁停歇在空中,秋风也不再呼啸,幸好暂时停下了鞭子,原本用来鞭挞穷困的生活,现在却只能变作枕戈而眠的无奈。
作者介绍:端木埰,清代诗人,以其沉郁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底层的艰辛和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困苦,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哀伤。
这首《相见欢四首 其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寒冷而萧条的生活场景。诗人用“万家生计萧然”开篇,瞬间勾勒出一个因生活困苦而显得冷清的社会面貌。接着,诗人提到“未装棉”,暗示着冬天的来临和人们生活的艰难,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伤的情绪。
“欲赋东人”中透露出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但“杼柚吁苍天”的叹息则显得无比无奈,仿佛面对苍天无法改变的命运,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哀鸿住,秋风莫,幸停鞭”这几句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心境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期待。秋风的停息,似乎是对困境的短暂喘息,但“鞭挞穷时变作枕戈眠”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生活的艰辛让人不得不以武器为枕,暗示着生存的压力与紧张。
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渴望。整首诗的情感沉重而深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萧条的生计和艰辛的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悲伤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人虽有渴望,却被无情的现实所困扰,折射出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与不易。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家生计萧然”所描述的是什么样的情境?
“哀鸿住”中的“鸿”指的是?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