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0:05
相见欢
蒋敦复
斜阳欲下朱楼。
荡帘钩。
时节落花人病,又悲秋。
佳期断。
芳心乱。
迸离愁。
今夜月明飞梦玉关头。
夕阳快要落下,映照着红楼。
轻轻摇动着帘钩。
此时正是落花的季节,人却因病痛而忧伤,感叹又进入了秋天。
美好的时光已然断绝。
心中思念已然混乱。
愁绪如同离弦之箭般迸发。
今夜明月高悬,我的梦却飞向了遥远的玉关。
“玉关”通常指代边陲地区,古代常常用以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与其它古诗中提到的边关意象相似,表达了对远方的忧思与牵挂。
蒋敦复(1861-1919),字道明,号白华,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他在文学上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
此诗创作于清末,正值社会动荡、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反映社会的离愁别绪,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离别的忧伤。
《相见欢》以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感慨。开篇的“斜阳欲下朱楼”即设定了一个美丽而又略带忧伤的背景,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种即将逝去的美好。接下来的“荡帘钩”描绘了细腻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轻松而又惆怅的感觉。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的情绪逐渐升温,“时节落花人病,又悲秋”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自己内心状态的反映。落花和秋天的结合,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消逝,引发了诗人深深的忧伤。
诗中“佳期断”与“芳心乱”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佳期的断绝和心中愁绪的混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最后一句“今夜月明飞梦玉关头”,则以明月寄托思念,展现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悠远而哀伤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过往的感伤。
“斜阳欲下朱楼”中的“朱楼”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楼阁
B. 青色的山丘
C. 白色的房屋
“佳期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相聚的快乐
B. 离别的悲伤
C. 对未来的期待
“今夜月明飞梦玉关头”中的“玉关”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远方的思念
C. 现实的无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作品都涉及到对时光与情感的思考,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而蒋敦复的《相见欢》则在自然景象中融入了更多的社会背景与思考。两者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