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相见欢

《相见欢》

时间: 2025-05-07 22:37:57

诗句

月明十二层楼。

卷帘钩。

凄绝寥天归雁一声秋。

恼不断。

思逾乱。

滞人愁。

知待何时重唱大刀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7:57

原文展示:

月明十二层楼。卷帘钩。凄绝寥天归雁一声秋。恼不断。思逾乱。滞人愁。知待何时重唱大刀头。

白话文翻译:

月光洒在十二层高的楼上,窗帘轻轻卷起。空旷的天空中,孤雁归来,发出一声悲凉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秋意的凄凉。心中的烦恼难以自制,思绪愈加混乱,愁苦的感觉久久无法消散。我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唱起那首激昂的《大刀头》。

注释:

  • 月明:形容夜晚明亮的月光。
  • 十二层楼:象征高耸的楼阁,可能暗指某个特定的场所或境界。
  • 卷帘钩:指的是卷起窗帘的钩子,表示打开窗帘的动作。
  • 归雁:指秋天归来的大雁,象征思乡之情。
  • 恼不断:形容心中烦恼无法消去。
  • 思逾乱:思绪更加混乱。
  • 滞人愁:心中的愁苦停滞不前。
  • 重唱大刀头:指的是再次唱起激情的歌曲《大刀头》,此曲常表达对抗敌人的豪情。

典故解析:

《大刀头》是一首著名的歌曲,常用于激励士气和表达民族情感。诗中提到的“归雁”,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尤其是在秋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傅熊湘,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外敌入侵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和内心的愁苦,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相见欢》通过月明的夜景和归雁的凄鸣,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又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以“月明十二层楼”引入,设定了一个高远而清冷的场景,仿佛在说明作者心境的孤独与清冷。随着“凄绝寥天归雁一声秋”的描写,诗人通过归雁的哀鸣,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后面的“恼不断,思逾乱”则直接表达了思绪的混乱与烦恼,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愁苦。最后一句“知待何时重唱大刀头”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也暗示了对过往英雄气概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明亮的月光下的高楼,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 第二联的“卷帘钩”表现了诗人想要看外面景象的心情。
    • 第三联的“归雁”则引发了对秋天的感慨,象征着离愁别绪。
    • 后面的烦恼和思乱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
    • 最后一句则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归雁”象征思乡)、拟人(如“思逾乱”表现情感)等修辞手法,使情感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无奈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孤独与清冷,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高楼:代表着远离与孤立,强调了诗人的心境。
  • 归雁:象征着思乡,表达了深重的离愁。
  • 大刀头:象征着豪情与理想,寄托了对未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归雁”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思乡
    C. 战争

  2. “卷帘钩”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A. 描绘景象
    B. 表达心情
    C. 增加韵律

  3.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大刀头》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未来的渴望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傅熊湘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家国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傅熊湘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醉书其壁 卜算子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江神子(侍者请先生赋词自寿) 寿赵守 永遇乐 其八 呈赵晋臣敷文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满庭芳·急管哀弦 信笔再和二首 卜算子 用韵答赵晋臣敷文,赵有真得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闻之士 杀鸡儆猴 示字旁的字 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边倒 逮案 角字旁的字 包含棕的词语有哪些 马鄌妇 青敷 尺寸之地 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状的成语 巳字旁的字 雷呴 卤字旁的字 投石问路 谋夫孔多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