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高阳台 真州客舍晤团冠霞以江宾谷手书并新词见示倚声奉答

《高阳台 真州客舍晤团冠霞以江宾谷手书并新词见示倚声奉答》

时间: 2025-04-26 18:55:54

诗句

柘月初亏,盲风渐紧,扁舟又别江城。

雀室潜听,蒲帆趱就秋声。

关情只有辞巢燕,怕看他、鸠化为鹰。

怪兼旬,为踏槐黄,误了鸥盟。

真州老友重相访,示怀中一纸,綵笔纵横。

夜掩禅关,剪灯细读凄清。

假饶乐句常连袂,也何须、鼓瑟吹笙。

尽沉思,爇尽薰炉,沸尽茶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5:54

原文展示

高阳台 真州客舍晤团冠霞以江宾谷手书并新词见示倚声奉答
——吴敬梓

柘月初亏,盲风渐紧,扁舟又别江城。
雀室潜听,蒲帆趱就秋声。
关情只有辞巢燕,怕看他鸠化为鹰。
怪兼旬,为踏槐黄,误了鸥盟。
真州老友重相访,示怀中一纸,綵笔纵横。
夜掩禅关,剪灯细读凄清。
假饶乐句常连袂,也何须鼓瑟吹笙。
尽沉思,爇尽薰炉,沸尽茶铛。

白话文翻译

在柘树的月亮刚刚亏缺时,秋风渐渐紧促,我又要告别这江城。
在雀儿的房间里静静倾听,船帆急急地迎着秋声而去。
关心的情感只有那离巢的燕子,怕看到它变成了鹰。
怨怪这时节的变化,因踏上了槐花的黄,误了与鸥的盟约。
真州的老朋友再次来访,给我示范了一纸手书,彩笔纵横。
夜幕降临禅关,灯光微弱下我细致地阅读着那凄凉的文字。
即使那些快乐的句子常常相伴,又何必去鼓瑟吹笙呢?
我只是在沉思,点燃尽薰香炉,煮沸尽茶水。

注释

  • 柘月:指农历的九月,因柘树叶子开始变黄。
  • 盲风:指秋风,带有一种无情的感觉。
  • 雀室:指鸟巢,这里比喻为亲密的居所。
  • 蒲帆:指船上的帆。
  • 辞巢燕:比喻离别的愁苦。
  • 鸠化为鹰:比喻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 踏槐黄:比喻无意中触犯了某种约定。
  • 綵笔:装饰性很强的笔,象征着写作的艺术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敬梓(约1701年-1754年),字敏求,号敬梓,江苏扬州人,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讽刺和批判的精神,尤其以《儒林外史》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吴敬梓与友人团聚时,表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惆怅。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时代背景下的士人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秋季的江城中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柘月初亏,盲风渐紧”,描绘了秋风的萧瑟,让人感受到一丝凄凉。作者通过“雀室潜听”一语,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仿佛在安静的夜晚聆听着友人的声音。

“关情只有辞巢燕,怕看他鸠化为鹰”,这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忧虑,燕子离巢象征着离别,鸠与鹰的对比则暗示着对友人命运的担忧。接下来的“怪兼旬,为踏槐黄,误了鸥盟”,则是对时光流逝、约定失去的惋惜。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在夜晚细读友人寄来的诗词,虽然感受到孤独与凄清,但也无须依赖音乐的陪伴,内心的思考和沉醉更显得珍贵。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清代士人特有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柘月初亏:秋月刚开始缺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2. 盲风渐紧:秋风渐紧,给人以孤独和冷漠的感觉。
  3. 扁舟又别江城:再次离开江城,强调离别的频繁。
  4. 雀室潜听:在小鸟的房间里静静地倾听,寓意着对友谊的珍视。
  5. 蒲帆趱就秋声:船帆迎着秋风而行,象征着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6. 关情只有辞巢燕:关心的情感仅剩下离巢的燕子。
  7. 怕看他鸠化为鹰:担心看见美好的事物变得不可挽回。
  8. 怪兼旬:怨怪时光的流逝,生活的无常。
  9. 真州老友重相访:真州的老朋友再次来访,体现了友谊的珍贵。
  10. 示怀中一纸:给我展示了他寄来的诗词。
  11. 綵笔纵横:寓意着书写的艺术性。
  12. 夜掩禅关,剪灯细读:夜幕降临,微弱的灯光下细致阅读,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思考。
  13. 假饶乐句常连袂:即便快乐的句子常伴,也不需要依赖音乐。
  14. 尽沉思,爇尽薰炉:在静思中点燃香炉,象征着深刻的内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辞巢燕”比喻离别的愁苦。
  • 拟人:如“盲风”给秋风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雀室潜听,蒲帆趱就秋声”,形成优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追寻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
  • :象征人生的变迁和无情。
  • 燕、鸠、鹰:分别象征着离别、失去与命运的转变。
  • 茶、香:代表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阳台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吴敬梓
    • D) 白居易
  2. “雀室潜听”中的“雀室”指的是什么?

    • A) 鸟巢
    • B) 酒馆
    • C) 书房
    • D) 窗户
  3. 诗中提到的“盲风”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忧伤

答案

  1. C) 吴敬梓
  2. A) 鸟巢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此诗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表达了对离别与孤独的感受,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秋夕》则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作者的内心感受,强调了自然与情感的联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吴敬梓与他的文学世界》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明堂庆成恭进诗 见艾有感 题苏武忠节图 皂盖楼 扬州城下赋 读赤壁赋前后二首 母第一百四十一 赠赵神眼 玄潭观和龚宰韵 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弄颊 计日可期 无乎不可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包含殴的词语有哪些 四字头的字 弓字旁的字 一飧之德 口字旁的字 名纸生毛 耸叹 代表顺利的字有哪些_吉祥字大全及寓意解析 妙语如珠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挥拍 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非字旁的字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