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9:35
喜迁莺
返观尘世。便摆脱羁么,逍遥能几。
短褐纶巾,斑筇焦尾,便是自家归计。
个人问为何隐,遥指松萝苍翠。
碧霞里。有洞庭猿鹤,交朋知己。无比。
清闲贵。高枕老庄,不尚公侯位。
水夸山鞋,烟蓑月笛,别是一般风味。
安得这些消息,自古神仙网纪。
遂吾忘。任桑田改变,浮生兴废。
这首词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反思与摆脱,渴望追求自由逍遥的心情。诗人提到,身穿简朴的衣物,手持拐杖,便是自己归隐的打算。有人问他为何隐居,他指向那苍翠的松萝。湖面碧波荡漾,洞庭湖的猿鹤相伴,交朋友、知己,真是无可比拟的清闲。诗人认为,安闲是最宝贵的,宁愿安稳地高枕无忧,也不愿追求公侯的地位。水面上夸耀着山的鞋子,烟雾中伴随着月下的笛声,这种生活别有一番风味。古往今来,如何才能得到这样的消息,神仙的传说也未必能全知。于是,诗人选择忘却,任凭世事变迁,浮生的得失。
作者介绍:这首词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元代,元代词风受南宋词的影响,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希望逃离尘世的纷扰,追求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喜迁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热爱。词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松萝、洞庭湖,都带有一种恬淡与宁静的美感。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权位的蔑视,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安宁。
整首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短褐纶巾和斑筇焦尾的意象,突显了归隐生活的朴素与真实。与世无争的态度,以及高枕无忧的生活理念,彰显出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此外,诗的最后部分“任桑田改变,浮生兴废”更是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世事如梦,唯有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超脱的境界,既是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对追求物质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权力的忽视,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词测试:
“短褐纶巾”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诗中提到的“碧霞里”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人对“公侯位”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