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迁莺 春游

《喜迁莺 春游》

时间: 2025-05-10 09:17:31

诗句

杨花落,换春衣。

挟弹洛阳堤。

王孙锦坠香泥。

倡楼不忆归。

月钩斜,芳茵软。

醉枕红笋风暖。

满天花雨送鸱夷。

愁杀鹧鸪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7:31

原文展示

喜迁莺 春游
作者:丁澎 〔清代〕

杨花落,换春衣。挟弹洛阳堤。
王孙锦坠香泥。倡楼不忆归。
月钩斜,芳茵软。醉枕红笋风暖。
满天花雨送鸱夷。愁杀鹧鸪啼。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到了,杨花纷纷飘落,仿佛换上了春天的新衣。
在洛阳的堤岸上,弹奏着乐曲。
王孙们穿着锦衣,沐浴在香泥之中,
倡楼中的歌女却不想回家。
月亮斜挂,柔软的芳草铺满大地,
醉卧在春风中,红笋的芳香扑鼻而来。
满天飞舞着花雨,送走了鸱夷(古代一种鸟)。
不禁让人愁绪满怀,鹧鸪在一旁悲鸣。

注释

  • 杨花:杨柳树的花,春天飘落,象征春天的到来。
  • 挟弹:指演奏乐器,这里指乐声悦耳动听。
  • 王孙:指高门贵族子弟,常用来泛指有身份的人。
  • 倡楼:指歌舞表演的场所,多指妓院或歌楼。
  • 月钩:形容月亮的形状像钩子,意指月亮渐渐下沉。
  • 芳茵:指芳香的草地,象征春天的生机。
  • 红笋:新鲜的竹笋,春季时节的美味。
  • 鸱夷:古代一种鸟,象征着离别和忧伤。
  • 鹧鸪啼:鹧鸪的鸣叫声,常用来表达愁苦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丁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其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游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和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喜迁莺 春游》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展现出诗人对春游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联“杨花落,换春衣”以生动的意象呈现了春天的景象,杨花的飘落仿佛是在为大地铺上新衣,显示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接下来的“挟弹洛阳堤”则引入了乐声,烘托出春游的欢乐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美好中。

王孙们的“锦坠香泥”展现了富贵与奢华,而“倡楼不忆归”则反映了那种沉迷于欢乐中的心态,似乎不愿意回到现实中去。中间描绘的“月钩斜,芳茵软”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柔和与静谧,醉卧在春风中,令人沉醉。最后的“愁杀鹧鸪啼”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表达了在欢乐之余的忧愁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青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花落,换春衣”:春天来临,杨花飘落,象征着万物复苏,春衣即春天的景色。
  • “挟弹洛阳堤”:在洛阳的堤岸上,声音悦耳的乐器被演奏,营造出春游的欢乐气氛。
  • “王孙锦坠香泥”:富贵的王孙们穿着锦衣,犹如在香泥中沐浴,表现出奢华的生活状态。
  • “倡楼不忆归”:歌楼中的女子沉浸在乐声中,忘却了归家的思念,表现出对快乐时光的留恋。
  • “月钩斜,芳茵软”:月亮斜挂,草地柔软,描绘出春夜的宁静与舒适。
  • “醉枕红笋风暖”:春风暖和,醉卧在芳香的竹笋旁,显现出享受生活的惬意。
  • “满天花雨送鸱夷”:满天的花瓣如雨般飘落,送走了鸱夷,寓意别离。
  • “愁杀鹧鸪啼”:鹧鸪的悲鸣声让人感到愁苦,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杨花落,换春衣”,将杨花比作春天的衣服,生动形象。
  • 拟人:如“醉枕红笋”,将春风和竹笋赋予了人的特性,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有较强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游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同时流露出对短暂青春和离别的惆怅,情感丰富,意境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月钩:象征夜晚的柔和与静谧。
  • 芳茵: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 红笋:象征春天的美味与新鲜。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美好画面,体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杨花落,换春衣”意指什么? A. 杨花飘落,春天到来
    B. 杨花凋谢,夏天即将来临
    C. 杨花与秋风

  2. “倡楼不忆归”中的“倡楼”指的是什么? A. 酒楼
    B. 歌舞表演场所
    C. 学校

  3. 诗的最后一句“愁杀鹧鸪啼”表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忧伤与惆怅
    C.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春夕》

诗词对比

  • 丁澎的《喜迁莺 春游》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强调春游的欢愉和短暂的惆怅,而后者则更多地流露出离别的伤感。

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理解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辋川集二十首。茱萸沜 辋川集二十首。椒园 辋川集二十首。漆园 辋川集二十首。栾家濑 辋川集二十首。柳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辋川集二十首。文杏馆 西塔寺陆羽茶泉 辋川集二十首。白石滩 辋川集二十首。金屑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佶屈聱牙 示字旁的字 余勇可贾 众品交荐 风里言风里语 绞丝旁的字 天假其年 歹字旁的字 小丧 誓心 包含嬛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天机不可泄漏 几字旁的字 申冤吐气 包含嫚的词语有哪些 焌泄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