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37
乌夜号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层层波浪隔开了梦中的小洲,远望去是青翠的枫树林。
有鸟栖息在其中,随着晨曦悲鸣自吟。
此时月色昏暗,四周烟雨弥漫深沉。
仿佛听见生离死别的哭声,痛彻心扉。
悄静的夜漫长,空山回响着哀伤的音律。
远方的旅客无法倾听,独坐愁苦,白发渐侵。
这既不是蜀帝的灵魂,恐怕是桓山的鸟儿。
四子各自离散,母亲的声音仍在耳边萦绕。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婉约、情感细腻而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群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际,表现了他对离别的深切感受,结合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
《乌夜号》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离别的深刻思考。诗中层层波浪隔梦渚的意象,既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也象征着梦与现实的交错。青枫林中的鸟鸣,仿佛是在表达诗人心中的悲愁。整首诗通过对时空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
在月黑天的背景下,四野的烟雨愈显深沉,诗人透过声响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生离死别的哭声成为整首诗的情感核心,令人感到无比的伤痛和思念。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坐在空山中,回响的哀音和远方的客人无法倾听的悲愁,交织成一种深刻的孤独感。
结尾提到的“蜀帝”与“桓山禽”,不仅是历史的回忆,也象征着失去与无奈。四子各自分散,母声犹在,令人感到家庭的破碎与思念的绵延。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世离别的感叹与思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与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突出孤独与哀伤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层波隔梦渚”意指什么?
A. 自然美景
B. 梦与现实的隔离
C. 离别的痛苦
D. 亲情的牵挂
诗中提到的“蜀帝”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刘禅
C. 曹操
D. 诸葛亮
诗中的“空山响哀音”意在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悲伤
C. 平静
D.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乌夜号》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王维的作品则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