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龟

《龟》

时间: 2025-04-30 11:24:31

诗句

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

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

灵腹唯玄露,芳巢必翠蕖。

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

曳尾辞泥后,支床得水初。

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

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

他时清洛汭,会荐帝尧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4:31

原文展示:

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
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
灵腹唯玄露,芳巢必翠蕖。
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
曳尾辞泥后,支床得水初。
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
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
他时清洛汭,会荐帝尧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龟的悠然自得与超然脱俗。龟静静地养活千年,隐居在深泉之中,似乎不应该与那些跛脚的鳖为伍,宁愿停留在普通的鱼中。它的肚子里只有神秘的露水,它的巢必然是翠绿的荷花。它在水中扬花,仿佛在向蚌和蛤传递自己的美好,而奔月的蟾蜍却充满了遗憾。它摆动着尾巴告别了泥土,初次在水中支起了床。它期望在高山上不再平凡,铸造印章的事情也显得虚无缥缈。它有志于报答毛宝(传说中的神兽),而心中却不畏惧豫国的纷扰。将来在清澈的洛河边,定能为帝尧书荐。

注释:

  • 静养:静静地养生。
  • 重泉:深泉,指水源清澈的地方。
  • 跛鳖:指行动不便的鳖。
  • 滞凡鱼:停留在普通的鱼中。
  • 灵腹:指龟的肚子,寓意深邃。
  • 玄露:神秘的露水,象征灵性。
  • 芳巢:美好的巢穴。
  • 扬花:在水中开花,象征荣华。
  • 奔月:追求月亮,象征理想与渴望。
  • 曳尾:拖着尾巴,象征告别泥土。
  • 冠山:高山上的期望。
  • 铸印:制造印章,象征成就。
  • 毛宝:传说中的神兽,象征价值。
  • 豫且:指豫国的纷扰与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风格著称。其诗作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常用隐喻和象征手法。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群玉隐居时,表达了他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长寿与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龟》通过描写龟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龟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长寿、智慧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诗中开头“静养千年寿”,便明确了龟的长寿象征,接着提到“重泉自隐居”,显示出龟的隐逸之态,隐喻了诗人对世俗的背离。

诗人在对比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态度,诗人宁愿与普通的鱼同处,也不愿与跛鳖为伍,这种选择是对浮华世界的一种拒绝。接下来的意象如“灵腹唯玄露”和“芳巢必翠蕖”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生活环境,象征着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有着更深层的哲理反思。“曳尾辞泥后”,象征着对过去的告别,追求更高的理想。“冠山期不小”,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抱负。“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则是在强调追求理想的同时,不必因世俗的纷扰而感到恐惧。

整首诗通过对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长寿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唐代士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静养千年寿:龟静静地养生,长寿千年。
  2. 重泉自隐居:在深泉中隐居,过着隐逸生活。
  3. 不应随跛鳖:不愿意与行动不便的鳖为伍。
  4. 宁肯滞凡鱼:宁愿停留在普通的鱼中。
  5. 灵腹唯玄露:肚子里只有神秘的露水。
  6. 芳巢必翠蕖:美好的巢穴必定是翠绿的荷花。
  7. 扬花输蚌蛤:在水中开花,传递给蚌和蛤。
  8. 奔月恨蟾蜍:追求月亮的蟾蜍充满遗憾。
  9. 曳尾辞泥后:告别泥土,追求更高的理想。
  10. 支床得水初:在水中初次安身。
  11. 冠山期不小:期望在高山上不再平凡。
  12. 铸印事宁虚:制造印章的事情显得虚无。
  13. 有志酬毛宝:有志于报答毛宝。
  14. 无心畏豫且:心中不畏惧豫国的纷扰。
  15. 他时清洛汭:将来在清澈的洛河边。
  16. 会荐帝尧书:能够为帝尧书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龟的生活比作隐士,象征长寿与智慧。
  • 对仗:如“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象征:龟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淡泊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远的理想,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强调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长寿与智慧。
  • 深泉:象征隐逸与宁静。
  • 鳖、鱼:代表世俗与普通。
  • 玄露、翠蕖:象征灵性与美好。
  • 蟾蜍:象征追求理想的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群玉所描写的龟象征着什么? A. 长寿
    B. 财富
    C. 权力
    D. 名声

  2. 诗中提到的“重泉自隐居”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追求名利
    B. 隐逸生活
    C. 旅行
    D. 热闹的城市生活

  3. “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世俗的向往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李群玉《龟》王维《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群玉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强调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群玉传》

相关查询

季夏与瑞甫君登岗远眺 咏农人之乐 其二 咏农人之乐 其一 咏清闲自在 日暮东院观花 季夏中浣晚间乘凉 瑞甫王君等与余结字文舍及蒙指教 寄桂帅 过道州谒周濂溪故居 题白云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喘的成语 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嗟服 孑然无依 法无二门 云开见天 命俦啸侣 解祸 小妇人 出疹子 犬字旁的字 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小车 鳥字旁的字 予夺生杀 何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