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38:07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在柳树阴暗、花香四溢的夜晚,我因愁苦而无法入眠,孤独地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心中感到凄凉。田野上的云彩正将要下雨,微弱的月光透过云层,沙鸟在空中带着叫声向远处飞去。长久以来因饥寒而抛弃了弟妹,每到这个时节总是想起团聚的时光。明年的甜点和酒水还在等待,但我却不知道漂泊的生活将在哪里结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可见其才华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反映出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湖寺清明夜遣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作品,诗人在清明这个思念逝者的节日中,借助自然景色抒发个人的忧愁与孤独。首句“柳暗花香愁不眠”,以浓郁的自然气息引入,柳树的阴暗与花香的对比,表达出一种矛盾的情感,虽有美景却因愁苦而无法安眠。接下来的描绘“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离散的亲人和团聚的快乐。“久向饥寒抛弟妹”,道出了生活的艰辛与对家人的愧疚,而“每因时节忆团圆”则是对团圆的渴望与思念。结尾“未定萍蓬何处边”更是将漂泊与不安的主题深化,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知所措在此句中得以体现。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个体情感的交织,呈现出一种深刻的生命感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清明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生活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人生的苦涩与对团圆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柳暗花香愁不眠”中的“愁”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未定萍蓬何处边”中“萍蓬”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的思念,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孤独与无奈。李群玉和杜甫的作品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李群玉更侧重于个体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更加强调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