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6:47
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
若无时复酒,宁遣镇长愁。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整天生活在世俗中就像生病一样,连看花也觉得像是秋天。
如果没有酒来消愁,我宁愿让忧愁长久地缠绕着我。
渐渐地感到自己不是自己,已迷失在蝴蝶和周围的环境中。
何必烦恼五色的药物,酒杯下的美酒就是我的仙境。
诗中提到的“丹丘”可以理解为道家思想中的长生不老与追求超脱。李群玉在此表达对世俗烦恼的逃避,以及对酒的寄托,反映了道家文化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
《半醉》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内心的痛苦。开头两句“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以“病”来形容生活的沉重与无奈,仿佛在揭示生活的枯燥与乏味,连生命的美丽也变得萧瑟。接着“若无时复酒,宁遣镇长愁”,诗人以酒来作为对抗忧愁的工具,展现出对酒的依赖与寄托,酒成了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之后“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诗人感受到一种迷失,似乎与自我渐行渐远,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愈发明显。最后一句“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则是对世俗追求的反讽,真正的快乐与解脱在于内心的宁静,而非外界的药物与物质。整首诗通过对酒的表达,折射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逃避,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内心安宁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