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滁州官舍

《滁州官舍》

时间: 2025-04-26 20:24:07

诗句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遶城池。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公余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7

原文展示:

滁州官舍 王禹偁 〔宋代〕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遶城池。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公余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白话文翻译:

失去了在朝廷的职位,被派到滁州担任官职,琅邪山的景色环绕着城池。 解下官帽,暂且在这里调养三年,下马后首先吟诵八绝诗。 处理文书工作难免俗务缠身,接待使命也要随时准备。 公务之余不敢妨碍吟咏,希望将来能继承至高的名声。

注释:

  • 失职金銮:指失去在朝廷的职位。金銮,指朝廷。
  • 假一麾:被派到滁州担任官职。麾,指挥旗,代指官职。
  • 琅邪山:滁州的一座山。
  • 解龟:解下官帽,指卸任或暂时休息。
  • 三年调:指在滁州任职三年。
  • 八绝诗:指八首绝句诗。
  • 勾检簿书:处理文书工作。
  • 逢迎使命:接待和执行上级的使命。
  • 公余:公务之余。
  • 异日声名:将来的名声。
  • 继至之:继承至高的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此诗作于他被贬至滁州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在官场失意后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王禹偁因直言进谏被贬至滁州,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失去朝廷职位的无奈,以及在滁州任职期间的生活状态和对文学创作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禹偁在滁州官舍的生活,展现了他对失职的无奈和对文学创作的坚持。诗中“失职金銮假一麾”一句,直接表达了他在朝廷失宠后被派到滁州的境遇。“琅邪山色遶城池”则描绘了滁州的自然美景,为诗中的情感增添了一抹宁静的色彩。后文提到“解龟且作三年调”,表明他打算在滁州安顿下来,暂时放下官场的纷争。“下马先吟八绝诗”和“公余不敢妨吟咏”则强调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坚持,即使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也不忘吟咏。最后两句“异日声名继至之”,表达了他对未来名声的期望,希望自己的文学成就能被后人记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失职金銮假一麾:诗人失去了在朝廷的职位,被派到滁州担任官职。
  2. 琅邪山色遶城池:滁州的琅邪山景色环绕着城池,为诗人提供了宁静的环境。
  3. 解龟且作三年调:诗人解下官帽,打算在滁州调养三年。
  4. 下马先吟八绝诗:下马后,诗人首先吟诵八绝诗,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
  5. 勾检簿书宁免俗:处理文书工作难免俗务缠身,但诗人仍尽力保持清高。
  6. 逢迎使命亦随时:接待和执行上级的使命,诗人也随时准备。
  7. 公余不敢妨吟咏:公务之余,诗人不敢妨碍吟咏,坚持文学创作。
  8. 异日声名继至之:诗人希望将来能继承至高的名声,留下文学成就。

修辞手法:

  • 比喻:“失职金銮假一麾”中,“金銮”比喻朝廷,“假一麾”比喻被派到滁州任职。
  • 对仗:“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中,“勾检簿书”与“逢迎使命”形成对仗,表达了诗人既要处理俗务又要随时准备接待使命的双重身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在滁州官舍的生活和对文学创作的坚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滁州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失职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强调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坚持,即使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也不忘吟咏,希望自己的文学成就能被后人记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琅邪山:滁州的一座山,为诗人提供了宁静的环境。
  • 八绝诗:八首绝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禹偁在诗中提到的“琅邪山”位于哪个城市? A. 滁州 B. 杭州 C. 苏州 D. 扬州

  2. 诗中的“解龟且作三年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打算? A. 打算在滁州任职三年 B. 打算在滁州隐居三年 C. 打算在滁州游历三年 D. 打算在滁州学习三年

  3. 诗中的“公余不敢妨吟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公务的厌恶 B. 对诗歌的热爱 C. 对官场的无奈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其他诗作,如《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诗词对比:

  • 与王禹偁同时代的诗人如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诗作,可以对比他们在官场失意后的心境和对文学创作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诗作,可以深入了解他的文学成就。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代表作家,包括王禹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崔邠拾遗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征君读书 送李纵别驾加员外郎却赴常州幕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 送潘述应宏词下第归江南 送夔州班使君 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 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广字头的字 火字旁的字 销密 屏气不息 缧绁之忧 邪子 包含贰的成语 秦楼谢馆 豕字旁的字 包含男的词语有哪些 镂心呕血 士字旁的字 孅弱 柴毁骨立 纡青佩紫 门字框的字 鹦鹉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