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7
原文展示:
滁州官舍 王禹偁 〔宋代〕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遶城池。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公余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白话文翻译:
失去了在朝廷的职位,被派到滁州担任官职,琅邪山的景色环绕着城池。 解下官帽,暂且在这里调养三年,下马后首先吟诵八绝诗。 处理文书工作难免俗务缠身,接待使命也要随时准备。 公务之余不敢妨碍吟咏,希望将来能继承至高的名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此诗作于他被贬至滁州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在官场失意后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王禹偁因直言进谏被贬至滁州,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失去朝廷职位的无奈,以及在滁州任职期间的生活状态和对文学创作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禹偁在滁州官舍的生活,展现了他对失职的无奈和对文学创作的坚持。诗中“失职金銮假一麾”一句,直接表达了他在朝廷失宠后被派到滁州的境遇。“琅邪山色遶城池”则描绘了滁州的自然美景,为诗中的情感增添了一抹宁静的色彩。后文提到“解龟且作三年调”,表明他打算在滁州安顿下来,暂时放下官场的纷争。“下马先吟八绝诗”和“公余不敢妨吟咏”则强调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坚持,即使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也不忘吟咏。最后两句“异日声名继至之”,表达了他对未来名声的期望,希望自己的文学成就能被后人记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在滁州官舍的生活和对文学创作的坚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滁州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失职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强调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坚持,即使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也不忘吟咏,希望自己的文学成就能被后人记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王禹偁在诗中提到的“琅邪山”位于哪个城市? A. 滁州 B. 杭州 C. 苏州 D. 扬州
诗中的“解龟且作三年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打算? A. 打算在滁州任职三年 B. 打算在滁州隐居三年 C. 打算在滁州游历三年 D. 打算在滁州学习三年
诗中的“公余不敢妨吟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公务的厌恶 B. 对诗歌的热爱 C. 对官场的无奈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