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0:52
衲衣藤杖是吾缘。
好归去,旧林泉。
富贵任争先。
总不较诸公著鞭。
雁飞汾水,鹤归华表,
人事又千年。
沧海变桑田。
谁知有壶中洞天。
这身僧衣和这根藤杖是我的缘分。
真希望能回去,回到那古老的山林泉水。
对于富贵我无所谓,
根本不想和那些人争个高低。
大雁飞过汾水,仙鹤归向华表,
世事变迁已千年。
沧海变成了桑田。
谁能知道有那壶中洞天的存在呢?
作者介绍:刘秉忠,元代诗人,性情淡泊,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世纷扰的逃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厌倦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太常引·衲衣藤杖是吾缘》是刘秉忠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开篇以“衲衣”和“藤杖”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认同与珍视,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与世俗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接着,诗人提到“富贵任争先”,显示出他对名利的漠视和对争斗的厌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接下来的自然意象,如“雁飞汾水”和“鹤归华表”,不仅描绘了动人的自然景色,更是诗人心境的折射,展现了他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沧海变桑田”的哲理性总结出人世间的变化无常,提出“谁知有壶中洞天”这一理想化的隐居之地,留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事纷扰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理想隐居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衲衣”象征什么?
“沧海变桑田”是比喻什么?
诗人对富贵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