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20
勉诗僧
齐己 〔唐代〕
莫把毛生刺,低佪谒李膺。
须防知佛者,解笑爱名僧。
道性宜如水,诗情合似冰。
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要用尖锐的言辞去伤害别人,谦虚地去拜访李膺(李膺是古代著名的学者)。要小心那些懂得佛理的人,他们会以笑声来讽刺那些只贪图名声的僧人。修道的本性应当如水般柔和,而诗的情感则应如冰般纯净。我们就像莲花社的客人一样,共同在香灯周围吟唱。
作者介绍:齐己,字子贞,号无闷,唐代著名的僧人和诗人。他以诗词见长,尤其以禅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佛教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某个时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僧侣的看法及诗人对佛教的理解和思考。齐己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真正修道精神的追求。
《勉诗僧》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歌。诗人在开头用“莫把毛生刺”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辞,避免伤害他人,这种对待他人的态度反映了佛教中的慈悲精神。接下来的“低佪谒李膺”,不仅展现了对前辈的尊敬,也暗示了谦逊的重要性。
在中间两句中,诗人进一步分析了对佛教的理解与误解,指出那些表面上了解佛理的人往往会嘲笑那些只追求名声的僧人。这里的“须防”显示出对人性复杂的洞察,提醒人们克服表象,追求内在的真理。
后两句则将诗的情感升华,强调道性应如水般柔和,而诗情则应如冰般纯净,显示出一种理想的修道状态。最后一句通过“莲社客”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和谐的氛围,强调了共同吟唱的美好,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传达了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超然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修道与名利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在修行的重要性,提倡谦逊、温和的处世态度,歌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共同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李膺”是指谁?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B. 一位学者和名士
C. 一位政治家
“道性宜如水”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修道应当冷淡
B. 修道应当温和柔和
C. 修道应当坚硬
诗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贪图名声
B. 超然物外
C. 争强好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