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南徐刘员外二首 其一

《寄南徐刘员外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1 02:04:57

诗句

竟陵兵革际,归复旧园林。

早岁为官苦,常闻说此心。

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

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4:57

原文展示

竟陵兵革际,归复旧园林。
早岁为官苦,常闻说此心。
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
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

白话文翻译

在竟陵这个地方,战乱频繁,我的家园已经恢复。
年轻时做官,辛苦不堪,常常听到别人说我这颗心。
在海边的山上,我夜晚去游玩,城外的寺庙在秋天寻访。
我想你一定会惊讶,嵩峰的约定,竟然拖延到了现在。

注释

  • 竟陵:地名,指今湖北省的竟陵地区,历史上曾多次经历战争。
  • 兵革:指战争和兵器,象征动荡的时代。
  • 归复:恢复,回到。
  • 园林:指自己的故乡或家园。
  • 早岁:年轻时,指诗人年轻时的经历。
  • 官苦:做官的辛苦,表达对当官生活的不满。
  • 常闻说此心:常常听到别人对自己内心的评说。
  • 海边山:海边的山,描绘一个自然景观。
  • 寺秋寻:秋天去寺庙游玩,体现诗人的闲适心情。
  • 应讶:应该会感到惊讶。
  • 嵩峰:指嵩山,古代名山,象征高远的理想。
  • 蹉跎:耽搁、拖延,表现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779年-835年),唐代著名诗人,号青原,唐中期重要的僧人诗人之一。齐己以其精湛的诗才和浓厚的禅意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常被后人称道。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战乱频繁之际,作者在经历了年轻时的官场辛苦后,回归故园的思乡情怀愈加深厚。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南徐刘员外二首 其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以对故乡的思念为主线,贯穿了对往昔岁月的反思和对自然的感悟。开篇以“竟陵兵革际”引入,直接点明了时代背景的动荡,显示了诗人对家园复原的欣慰与苦涩。接着,提及年轻时的官场经历,诗人通过“早岁为官苦”表达了对当时生活的不满,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批判。

诗中后半部分通过海边、山夜、城外寺庙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尤其是“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时间的无情让人感到一丝失落与感伤。整首诗在沉重的历史背景下,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展现了齐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竟陵兵革际:在竟陵这个战乱频繁的时刻,诗人感到无奈。
  2. 归复旧园林:家园的恢复让诗人心中充满感慨。
  3. 早岁为官苦:年轻时的做官艰辛,暗示了对官场的厌倦。
  4. 常闻说此心:别人对他内心的评价,折射出诗人的内心挣扎。
  5. 海边山夜上:描绘山海的美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6. 城外寺秋寻:秋天去寺庙游玩,体现出一份宁静与悠闲。
  7. 应讶嵩峰约:嵩峰的约定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8. 蹉跎直到今: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遗憾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嵩峰象征理想与追求,与现实的蹉跎形成鲜明对比。
  • 描写:细腻的自然描写,如海边、寺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对家乡的思念与个人经历的反思,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淡泊与超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竟陵:象征历史的伤痕与记忆。
  • 海边山:自然之美,象征诗人心中向往的宁静。
  • 寺庙:灵性与超脱,代表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 嵩峰:理想的象征,反映出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竟陵”是指哪个地区?

    • A. 贵州
    • B. 湖北
    • C. 四川
    • D. 浙江
  2. “早岁为官苦”中的“官苦”指的是?

    • A. 做官的快乐
    • B. 做官的辛苦
    • C. 做官的荣华
    • D. 做官的闲适
  3. 诗中提到的“嵩峰”象征什么?

    • A. 过往的伤痛
    • B. 人生的理想
    • C. 自然的美丽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湖北
  2. B. 做官的辛苦
  3. B. 人生的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风格清新。
  • 李白《庐山谣》:以豪放的个性与雄浑的气势,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融合,风格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二 九日同社中诸子登粤秀山咽集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三 九日寄宜兴谢长官 九日风雨泛舟石湖 九日三峰阁和李六台二首 其一 九日和杜子美韵 九日同家伯子叔子暨诸社人登驼峰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五 九日留都瀛洲会集呈诸馆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饮牛津 意乌猝嗟 则个 涝涝 糟糠之妻 酷薄 先字旁的字 岭僥 双人旁的字 龙章凤彩 惨绝人寰 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大计小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