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汪仲嘉待制奉祠归四明分韵得论字

《送汪仲嘉待制奉祠归四明分韵得论字》

时间: 2025-05-06 19:32:19

诗句

丹霄碧海眇高鶱,厌直承明却自论。

宝马十年听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

侍臣相忆松门远,归客还怜菊径存。

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札下云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19

原文展示

送汪仲嘉待制奉祠归四明分韵得论字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丹霄碧海眇高鶱,
厌直承明却自论。
宝马十年听漏箭,
扁舟一雨看潮痕。
侍臣相忆松门远,
归客还怜菊径存。
清润要非山泽相,
又烦一札下云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寄托离别情感的场景与心境。诗的开头描绘了高飞的苍鹰与辽阔的海洋,表示对汪仲嘉远行的眷恋;接着提到他在朝廷的经历,虽然有些厌倦,但也在思考自身的命运。十年的岁月如同在宝马上听着漏水的声音,扁舟在雨中观潮,暗示了对往事的感慨。最后提到侍臣对松门的思念和归客对菊花小径的怜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末则提到清润的境界超越了山泽的喧嚣,透露出对自然清幽的向往。

注释

  • 丹霄:红色的天空,指高远的天际。
  • 碧海:碧绿的海洋,象征辽阔的海洋。
  • :一种高飞的鸟,象征志向远大。
  • 宝马:指名贵的马,象征地位显赫。
  • 扁舟:小舟,象征闲适的生活。
  • 潮痕:潮水退去后留下的痕迹,象征时间的流逝。
  • 松门:松树成荫的门,象征故乡的宁静。
  • 菊径:菊花小径,象征秋天的美好与宁静。
  • 清润:清新而湿润,象征清新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均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他的作品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汪仲嘉奉命归四明的送别场景,反映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写,体现了范成大的高超诗艺。开篇的“丹霄碧海眇高鶱”,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引入,既表现了对友人汪仲嘉的送别,也暗示了他高远的志向与追求。接着的“厌直承明却自论”,则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厌倦,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宝马十年听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十年的光阴仿佛在豪华中消逝,而扁舟在细雨中观察潮水的痕迹,则显得格外清新与悠然,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后面的“侍臣相忆松门远,归客还怜菊径存”则充满了人情味,诗人通过对松门与菊径的描写,传达出对故乡的深情,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札下云根”,则是对自然清润之美的思考,超越了尘世的纷扰,给人一种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由、自然的向往,情与景交融,构成了一幅动人的送别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霄碧海眇高鶱:高空的红天与碧海,远远的高飞的鸟,表现出辽阔的意境和对友人志向的赞美。
  2. 厌直承明却自论:对朝廷生活的厌倦,自我反思,表现出对世俗的叛逆。
  3. 宝马十年听漏箭:十年来在繁华中度日,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4. 扁舟一雨看潮痕:小舟在雨中看潮水的痕迹,体现出一种悠闲的态度。
  5. 侍臣相忆松门远:侍臣思念远处的松门,传达出对故乡的眷恋。
  6. 归客还怜菊径存:归来的游子对菊花小径的怜惜,体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7. 清润要非山泽相:清新润泽的境界,超越了山水的喧嚣。
  8. 又烦一札下云根:想要寄予一封信,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宝马”与“扁舟”对比,展示不同的人生选择。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意象:诗中大量使用自然意象,如“松门”、“菊径”,传达出清新淡雅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惜别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诗中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霄:象征高远的志向与理想。
  • 碧海:代表辽阔与自由。
  • 宝马:象征繁华和世俗的束缚。
  • 扁舟:象征简单与自由的生活。
  • 松门:代表故乡的宁静。
  • 菊径:象征秋天的美好与温馨。
  • 云根:象征对自然的深切思考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丹霄碧海”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高山与河流
    B. 高空与大海
    C. 森林与草原

  2. “宝马十年”中“宝马”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繁华与地位
    C. 贫穷

  3. 诗中提到的“菊径”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花径
    B. 春天的草径
    C. 冬天的雪径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家庭情感的深切。
  • 李白《送友人》:强调友谊的豪情与离别的伤感,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鹎鵊 秋雨书事 感春三首 其一 七月六日二首 春宫 和苏适春雪八首 赴官寿安泛汴二首 题荣子邕陋居二首 岁暮闲韵四首 梦灵寿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拔 齊字旁的字 桃柳争妍 皿字底的字 隆空 进股 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包含埤的词语有哪些 满腔热忱 云愁雾惨 谩诧 濦濦 三框儿的字 鞍马劳顿 巳字旁的字 洗耳不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