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29
露冷烟消碧落空,远山如黛月如弓。
蛩吟缓缓堤边路,蝉韵微微树杪风。
几点雪花天际白,一痕萤火草间红。
中郎不起吾谁与,莫问良材爨下桐。
露水渐冷,烟雾消散,碧空如洗,远山黛色,月亮如弓。
蟋蟀在堤边轻声吟唱,蝉声在树梢微微响起,伴随着风声。
天际飘落几片雪花,草间点点萤火虫的微光。
我虽无能为力,又有谁来陪伴我呢,别再问我何以为良材。
蔡琬(约1685-约1750),字季和,号少山,清代女诗人。她在诗歌创作上受到了当时文化的熏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典雅。
《秋原踏月》创作于清代,正值秋季,作者在夜晚的月下,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孤独。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秋原踏月》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自然景色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开头两句“露冷烟消碧落空,远山如黛月如弓”通过描绘清冷的露水和消散的烟雾,营造出一种空旷、清新的秋天氛围。远山的黛色和弯弯的月亮形成了视觉上的美感,暗示了宁静的夜晚。
接下来的两句“蛩吟缓缓堤边路,蝉韵微微树杪风”则通过声音来增加诗的层次感,蟋蟀的吟唱和蝉的低声歌唱,使整个场景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这种细腻的听觉描写与前面的视觉描写结合,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秋夜图景。
最后两句“几点雪花天际白,一痕萤火草间红”引入了夜空中雪花的意象,象征着纯洁与静谧,而萤火虫的微光则增添了温暖和生命的气息。诗的结尾“中郎不起吾谁与,莫问良材爨下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暗示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哲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感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对比,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远山如黛”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秋天的夜晚?
“中郎不起吾谁与”中“中郎”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