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松筠庵即席唱和诗 其一

《松筠庵即席唱和诗 其一》

时间: 2025-07-27 22:45:46

诗句

短屐冲泥雨后寻,松筠成荫古庵深。

千秋高节杨公在,输与诗人赞诵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45:46

原文展示:

短屐冲泥雨后寻,松筠成荫古庵深。
千秋高节杨公在,输与诗人赞诵音。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我穿着短屐在泥路上寻觅,古庵深处松树和竹子成荫。
千秋高洁的风范依然在杨公那里,赋予诗人赞美之声。

注释:

  • 短屐:指短的木屐,古代的一种鞋子。
  • 冲泥:形容在泥泞中行走。
  • 松筠:松树和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
  • 古庵:古老的庵堂,隐居的地方。
  • 千秋高节:形容品德高尚,历久弥新。
  • 杨公:指杨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品德和才华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承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和隐逸生活,体现出一种清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雨后,诗人漫步于松竹成荫的古庵,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高洁的品格,受到古代诗人杨公的影响,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句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古代诗人品德的仰慕。首句“短屐冲泥雨后寻”生动地描绘了雨后泥泞的环境,短屐的使用则增添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这种轻盈的步伐与雨后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游刃有余的洒脱。

接着“松筠成荫古庵深”进一步丰富了意象,松树和竹子在古庵中形成了浓密的荫蔽,象征着高洁和隐逸的生活。这种环境不仅是身体的庇护,更是心灵的栖息之地。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恰似古庵中的松竹,历久弥新。

最后两句“千秋高节杨公在,输与诗人赞诵音”则引入了对杨公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杨公的高洁品格与诗人的赞美声,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仿佛在呼唤着当代人对理想人格的追随。

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呼应,情感上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古代诗人以及对自我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短屐冲泥雨后寻:描绘雨后泥泞的环境,短屐象征轻快的行走。
  2. 松筠成荫古庵深:松竹的荫蔽让古庵显得幽深宁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3. 千秋高节杨公在:提到杨公,强调其品格的历久弥新。
  4. 输与诗人赞诵音:诗人将杨公的高洁品德传递给后人,表达对其的赞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松筠”与“古庵”,构成了和谐的意象对仗。
  • 意象:雨后、短屐、松竹,构成了清新自然的画面。
  • 比喻:松竹象征高洁的品德。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高洁人格的仰慕,以及对文学传承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清雅、高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短屐: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松筠: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古庵:象征隐逸与宁静,是理想的栖息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杨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杨炯
    • C. 杜甫
  2. “短屐冲泥”表明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干燥
    • B. 泥泞
    • C. 和风
  3. 本诗所传达的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轻松自在
    • C. 压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承五的《松筠庵即席唱和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王维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李承五则在赞美古人品德的同时,强调了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燕子楼 登寺山 登城楼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答张文潜 答魏衍惠朱樱 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 答田生 答寄魏衍 答黄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发堿决塘 穷奢极欲 長字旁的字 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僦运 兵制 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圣结尾的成语 耳字旁的字 文价 夕字旁的字 反道败德 疏不间亲 类是而非 复合材料 身字旁的字 有条不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