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57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梦初回,音已断。望极眉颦,独倚危阑遍。
明月不来人意倦。过了黄昏,愁听寒更换。
隔云屏,停绮幔。犹自低徊,门巷经行惯。
飞去多时梁上燕。枉说相思,夜夜楼西畔。
梦刚刚回到身边,声音已经消逝。望着远方,眉头紧锁,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明月不来,我心已疲倦。时光过了黄昏,愁苦听着寒冷的更替。隔着云帘,停下华丽的帷幕。我依然徘徊,习惯了在门前巷道中走动。那燕子已经飞走很久了。白白地说起相思,每晚都在楼西边。
作者介绍: 袁克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雅的文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清代,时代背景是一个充满文人雅士追求情感与美好生活的时代。诗人在此时刻意描绘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以抒发情感并引发共鸣。
《苏幕遮》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开头的“梦初回,音已断”,点出了梦境的短暂与无奈,暗示着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渴望和怀念。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眉颦”、“独倚”等意象,表现出深深的孤独感和忧愁。尤其是“明月不来人意倦”,一方面是对明月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对人情冷暖的感叹。
整首词以“愁”字贯穿始终,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孤寂,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最后两句提到“飞去多时梁上燕”,不仅象征着恋情的流逝,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思念的无奈。通过对比与反复,诗人将个人情感升华到普遍的思考,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孤独、思念与时间流逝的描绘,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词中“明月不来”的意思是?
a) 明月到来
b) 明月未到
c) 明月消失
填空题: 诗中提到“飞去多时”的是什么动物?
答案: __
判断题: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满足感。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红楼梦》中的诗词,尤其是林黛玉的诗作,因其也表现了深刻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但李清照的风格更为婉约细腻,而袁克文则更为直接和情感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