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7:39
苏幕遮
作者: 丁榕 〔清代〕
暮寒生,香雾重。芳草春迟,未透阶儿缝。
疏影横窗偏耐冻。新月多情,又把花枝弄。
夜方长,谁与共。枉刺鸳鸯,绣被还孤拥。
听得箫声天外送。何日秦楼,携手骑双凤。
傍晚的寒意渐浓,香雾弥漫。芳草春天来得迟,尚未透过阶缝。
窗外的疏影虽偏偏忍耐着寒冻。新月多情,又和花枝相映。
夜色漫长,谁与我共度?白白刺痛了鸳鸯,绣被依旧孤单拥抱。
听见箫声从天外传来。何时能在秦楼,携手共骑双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秦楼”指的是古代乐府诗中的场景,常用来描述美好的爱情和团圆。“双凤”象征着成双成对,寓意美满的爱情。
作者介绍:
丁榕,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冷暖。其诗词风格清雅,情感细腻,常表现对春天和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寒之际,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爱情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情感的重视。
《苏幕遮》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细腻地描绘了春寒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开篇的“暮寒生,香雾重”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暮色中的寒意,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清冷的氛围。紧接着,诗人又以“芳草春迟,未透阶儿缝”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春草尚未生长出来,似乎寓意着爱情的迟迟未至。
“疏影横窗偏耐冻”一句,通过“疏影”描绘了窗外的景象,表现了环境的冷清;而“新月多情,又把花枝弄”则通过拟人手法,将新月与花枝的柔情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温情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夜色漫长,孤独感愈发明显,诗人对伴侣的渴望愈加强烈,“谁与共”一问,更加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最后,诗人以“何日秦楼,携手骑双凤”结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爱情的希冀,表达了对团圆的向往。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寒的场景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主题深刻而感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暮寒生,香雾重”中的“生”指什么?
A. 出生
B. 产生
C. 带来
答案:B
“芳草春迟”中的“迟”表示什么?
A. 快速
B. 迟到
C. 早到
答案:B
诗中“何日秦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厌倦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