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7:37
《雁池作》
作者:翁卷〔宋代〕
包家门外柳垂垂,
摇荡春风满雁池。
为是城中最佳处,
每经过此立多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包家门前的柳树轻轻垂下,随着春风摇摆,雁池中春风荡漾。这里是城中最美的地方,每次经过时,我总会停下来多留一会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雁池”可以让人联想到春天的候鸟归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自然的美好。
作者介绍:
翁卷,字子安,号耕烟,宋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柳树和池塘的景色,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雁池作》是一首典型的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中,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首句“包家门外柳垂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柳树的柔美,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通过“摇荡春风满雁池”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柳树的姿态,还传达了春风的温暖与生机,整个画面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这一美丽景色的深切感受,认为“这是城中最佳处”,并且每次经过时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流连忘返。这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清晰,读者可以感受到春风拂面、柳垂轻摇的情景。翁卷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现了其诗歌的独特魅力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包家门外柳垂垂
描绘了包家门前柳树的姿态,柳树如丝般垂下,营造出一种柔和、安静的氛围。
摇荡春风满雁池
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生机,柳树在春风中摇摆,雁池的水面也因风而荡漾,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为是城中最佳处
诗人认为这里是城中最美的地方,表现出对这个地方的赞美与珍惜。
每经过此立多时
诗人每次经过这里都要停留很久,说明他对这里的留恋与喜爱。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基调是宁静、和谐与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认为“最佳处”是指哪里?
A. 包家门外
B. 雁池
C. 城中
D. 柳树下
诗人每次经过这里会做什么?
A. 走过
B. 停留多时
C. 休息
D. 拍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