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8
信州草衣寺
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这首诗描绘了草衣寺的宁静景象:檐下有许多山鸟啼叫,山外流淌着如玉般清澈的溪水。若是林树再长些,塔峰看起来就会更低了。几位僧人归来,宛如过客,一尊佛像的泥土已经损坏。大家在这里闲坐,讨论当时的事情,廊道上的碑刻上清晰地记录着这些题词。
作者介绍:翁卷,字景纯,号简斋,宋代诗人,生于信州,擅长山水诗,作品常展现出自然的清新之美和人文情怀。翁卷的诗风朴素自然,往往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获得读者的共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翁卷在信州草衣寺之时,正值他游历山水、寄情自然之际。诗中描绘的景象反映出他对自然和佛教文化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信州草衣寺》是一首表现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檐多山鸟啼”勾画出寺院的宁静氛围,鸟鸣声在山间回响,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接着,“山外玉为溪”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清澈的溪水与美玉相提并论,表达了自然之美的纯粹与雅致。
随着诗句的深入,翁卷开始反思人和自然的关系。“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自然生长的过程,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卑。再者,“数僧归似客”则展现了僧人的归来,他们在此仿佛只是短暂的过客,体现出对生命流转与变化的感悟。
最后两句“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人在宁静的环境中,依然不能逃离时代的纷扰,廊道上的碑文记录了历史与时事的交融,让人深思。这首诗不仅描摹了草衣寺的自然景观,更引发了对生命、时间与人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翁卷作为诗人的深邃思想与艺术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草衣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檐多山鸟啼”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寺院的繁华
B. 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C. 人生的孤独
“山外玉为溪”中的“玉”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清澈的水
C. 美好的事物
“数僧归似客”这句诗意在表达什么?
A. 僧人总是外来者
B. 僧人与世无争
C. 僧人对世事的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