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信州草衣寺

《信州草衣寺》

时间: 2025-04-26 03:39:08

诗句

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8

原文展示:

信州草衣寺
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草衣寺的宁静景象:檐下有许多山鸟啼叫,山外流淌着如玉般清澈的溪水。若是林树再长些,塔峰看起来就会更低了。几位僧人归来,宛如过客,一尊佛像的泥土已经损坏。大家在这里闲坐,讨论当时的事情,廊道上的碑刻上清晰地记录着这些题词。

注释:

  • :屋檐,屋子的边缘部分。
  • 玉为溪:形容溪水清澈透明,如同美玉。
  • 若又长:如果再长一些。
  • 塔峰:寺庙中的佛塔,通常指高耸的建筑。
  • 数僧:几位僧人。
  • 归似客:归来的僧人像是外来的客人。
  • 一佛坏方泥:一尊佛像的泥土损坏了,可能指的是佛像的部分毁损。
  • 宴坐当时事: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时事。
  • 廊碑具刻题:廊道上的碑文上都有刻下的题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卷,字景纯,号简斋,宋代诗人,生于信州,擅长山水诗,作品常展现出自然的清新之美和人文情怀。翁卷的诗风朴素自然,往往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获得读者的共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翁卷在信州草衣寺之时,正值他游历山水、寄情自然之际。诗中描绘的景象反映出他对自然和佛教文化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信州草衣寺》是一首表现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檐多山鸟啼”勾画出寺院的宁静氛围,鸟鸣声在山间回响,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接着,“山外玉为溪”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清澈的溪水与美玉相提并论,表达了自然之美的纯粹与雅致。

随着诗句的深入,翁卷开始反思人和自然的关系。“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自然生长的过程,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卑。再者,“数僧归似客”则展现了僧人的归来,他们在此仿佛只是短暂的过客,体现出对生命流转与变化的感悟。

最后两句“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人在宁静的环境中,依然不能逃离时代的纷扰,廊道上的碑文记录了历史与时事的交融,让人深思。这首诗不仅描摹了草衣寺的自然景观,更引发了对生命、时间与人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翁卷作为诗人的深邃思想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檐多山鸟啼:描述了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生机勃勃的状态,鸟叫声与屋檐的结合,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2. 山外玉为溪:清澈的溪流比作美玉,彰显出自然的纯洁与美丽。
  3.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通过对比,表现了自然的高大与巍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自然生长的思考。
  4. 数僧归似客:僧人如外客般回归,暗示了人们在自然与宗教之间的流动与变化。
  5. 一佛坏方泥:呈现出佛像的破损,隐喻着世事无常与物质的脆弱。
  6. 宴坐当时事:表达了僧众在闲坐时讨论现实议题,反映了对生活的关注。
  7. 廊碑具刻题:碑文记录了历史,强调了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外玉为溪”,将溪水比作玉,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增加了诗的美感与节奏。
  • 拟人:如“数僧归似客”,赋予僧人以客人的身份,丰富了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草衣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鸟: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灵动,代表着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溪水:象征清澈与纯净,暗示生活的本质与宁静。
  • 塔峰:象征佛教文化,代表着信仰与人类对精神的追求。
  • 僧人:象征着修行者,代表着对内心平静与智慧的追求。
  • 碑文:象征历史与文化的记录,强调对过去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檐多山鸟啼”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寺院的繁华
    B. 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C. 人生的孤独

  2. “山外玉为溪”中的“玉”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清澈的水
    C. 美好的事物

  3. “数僧归似客”这句诗意在表达什么? A. 僧人总是外来者
    B. 僧人与世无争
    C. 僧人对世事的关心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与宁静的诗作。
  • 李白的《庐山谣》:展现了山水之美与诗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信州草衣寺》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观,翁卷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强调孤独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翁卷诗文集》

相关查询

次韵答微之 胡捣练令 送崔朝请通判徐州 和象之同孔宁极游石桥且简宁极 和子华兄方惜莺声之晚今忽闻之 普明寺西亭五绝句 其一 又和杨之美家琵琶妓 中书傅钦之侍郎挽词三首 其一 同戴处士游湖 哀传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身怀六甲 露次 秃宝盖的字 包含赞的词语有哪些 倒八字的字 包含昼的成语 知情识趣 踨地籥天 潮涨潮落 风字旁的字 余霞 武校 旷绝一世 血字旁的字 雌老虎 福慧双修 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