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蒋德瞻远里

《喜蒋德瞻远里》

时间: 2025-04-26 03:01:34

诗句

为官三载余,所得是清虚。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疎。

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1:34

原文展示

喜蒋德瞻远里
为官三载余,所得是清虚。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疎。
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

白话文翻译

我做官已经三年,所得到的只是清净的虚无。
我学习了炼金丹的法门,修成了玉检的书籍。
刚回到家时,朋友们聚满了屋子,而我在竹林中久居,感到疏离。
我感到奇怪,自己白了头发,却是初次相见时的欢喜。

注释

  • :指担任的职务。
  • 清虚:指一种清净而虚无的境界。
  • 金丹法:指道教的炼丹术。
  • 玉检书:可能指一种道教经典,或是象征着修行的成果。
  • 乍归:刚刚回到家。
  • :稀疏、疏远。
  • 吟髭白:我吟唱时已是白发苍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卷(约1020年-约1080年),字子云,号天一,北宋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兼具道家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喜蒋德瞻远里》是翁卷对朋友蒋德瞻的欢喜与感慨,体现了他从官场归来后对生活的反思。此时正值宋代社会的变革,官场腐败和个人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更向往隐居和清净的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前两句揭示了作者在官场三年间的感受,虽然身为官员,却感到内心的空虚与无奈。此时的他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满足,而非物质的享受。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归家时的情景,朋友们的热情相聚让他感到温暖,但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外界的疏离感。最后一句以“吟髭白”表达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尽管时光已逝,但重逢的欢喜依旧如初。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思考与独特的生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官三载余,所得是清虚:三年官场生涯所得只是内心的空虚,反映出对官职的失落感。
  •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通过学习道教的炼金术,追求精神上的修炼。
  •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疎:刚回到家,朋友们聚集,自己却因久居竹林而感到疏远。
  • 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感叹自己白发已生,然而与朋友相见的喜悦依然是初次的感动。

修辞手法

  • 对比:官场生活的虚无与道教修炼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竹林代表隐居与清净,朋友的聚集则代表世俗的喧嚣。
  • 反讽:表面上是官职的荣耀,实则内心的孤独与空虚。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个人的内心斗争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它通过对官场的失落感与对道教修炼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竹林:象征隐逸的生活与自然的清净。
  • 金丹:代表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与理想。
  • 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为官三载余”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失落
    • C. 幸福
  2. “金丹法”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烹饪技巧
    • B. 道教炼丹术
    • C. 武功秘籍
  3. 诗中“怪我吟髭白”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C.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词对比

翁卷的《喜蒋德瞻远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翁卷在官场的失落感与陶渊明选择归隐的坚定形成了对比,后者更加强调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翁卷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相关查询

子夜歌赠叶静山 子夜歌 其四 子夜歌 子夜歌四首 其三 子夜歌四首 其二 子夜歌四首 其一 子夜歌 其八 子夜歌 其七 子夜歌 其六 子夜歌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动荡不定 稍房 有教无类 社会贤达 跫跫 臼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恬嬉 礼坏乐崩 偷鸡摸狗 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稽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濠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日无暇晷 偃盖山 入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