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20:33
一处西风一处愁,又逢鸣雁在沧洲。
芙蓉不分秋萧索,斗拆繁红满树头。
在这里感受到西风带来的愁苦,正好遇见鸿雁在广阔的洲滩上鸣叫。
芙蓉花在秋天的萧条中显得格外凄凉,树头的繁盛花朵如今也被风雨打落不堪一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鸣雁”常用于古诗词中,象征孤独和思乡之情。古人常借雁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
翁卷(约 1000 年-约 1070 年),字子云,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感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秋季,正值西风乍起的时节,诗人感受到秋日的凄凉和离愁,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翁卷的《西风》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萧索与人心的愁苦。诗的开头便以“西风”引入,西风作为秋天的象征,带着凉意和孤寂,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提到“鸣雁”,鸿雁在秋天的天空中鸣叫,仿佛在呼唤诗人的思乡之情,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
“芙蓉不分秋萧索”一句,描绘了自然界中的芙蓉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凄凉,花的美丽被季节的变化所吞噬,暗喻诗人内心的失落感。最后一句“斗拆繁红满树头”则生动地表现了繁花似锦的景象被风雨摧残的过程,仿佛在诉说着青春和美好的易逝。
整首诗通过对西风、鸣雁、芙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深沉的秋日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独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风、鸣雁、芙蓉等意象,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秋天的愁苦
C. 夏天的炎热
“鸣雁”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思乡
C. 无奈
芙蓉在秋天显得如何?
A. 繁盛
B. 凄凉
C. 清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翁卷的《西风》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在不同的季节背景下,表达了对孤独和时光的思考。翁卷更加强调秋天的萧索,而李白则在月夜中探讨人生的愁苦,二者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翁卷的《西风》,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