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4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48:47
原文展示:
羲和纤阿去嵯峨。覩物知命。使余转欲悲歌。忧戚人心胸。处山勿居峯。在行勿为公。居峯大阻锐。为公遇谗蔽。雅琴自疏越。雅韵能扬扬。滑滑相混同。终始福禄丰。
白话文翻译:
羲和与纤阿离开高峻的山峰。看到万物便知命运。这使我更加想要悲歌。忧愁和悲伤充斥心胸。住在山中不要选择高峰。在行动中不要追求公职。住在高峰会遇到巨大的阻碍和尖锐的挑战。追求公职会遭遇谗言和蒙蔽。雅致的琴声自然疏远,优雅的韵律能够飞扬。它们和谐地混合在一起,始终带来丰厚的福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惠连,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才华横溢和作品的深刻内涵而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面对个人困境或社会不公时所作,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个人选择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神话人物羲和与纤阿的离开,引出了对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覩物知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进而引发了对个人选择的反思。诗中的“处山勿居峯”和“在行勿为公”反映了诗人对避世和追求公职的看法,认为这些选择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挑战。最后,诗人通过“雅琴自疏越”和“雅韵能扬扬”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向往,认为和谐的艺术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和福禄的丰厚。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个人选择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神话人物的描绘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高雅艺术的向往。诗中的避世和追求公职的选择,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羲和”和“纤阿”分别是什么神? A. 太阳神和月亮神 B. 风神和雨神 C. 山神和水神 D. 火神和土神
诗中的“覩物知命”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看到事物就能知道命运 B. 看到事物就能知道未来 C. 看到事物就能知道过去 D. 看到事物就能知道现在
诗中的“处山勿居峯”和“在行勿为公”表达了什么观点? A. 避世和追求公职 B. 住在山中和追求公职 C. 住在山中和不追求公职 D. 避世和不追求公职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