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陵遇风献康乐

《西陵遇风献康乐》

时间: 2025-05-07 16:11:03

诗句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临津不得济,伫檝阻风波。

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

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

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1:03

原文展示:

西陵遇风献康乐 谢惠连 〔南北朝〕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临津不得济,伫檝阻风波。 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 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 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白话文翻译:

我出发时正值初春,但到了仲春时节还未启程。虽然旅途遥远且有期限,但离别的情感却无休无止。整理好行装等待好时机,乘船在美好的月光下。望着前路,心情并不愉快,回头看时,情感上总觉得有所欠缺。我的兄长因离别而感动,送我穿越郊外的树林。在野外的亭馆中饮酒告别,我们在清澈的湖水旁分手。他留下的话语凄凉,而我漂泊的心也充满了眷恋。船在回旋的水塘中隐去,远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和声音。慢慢地踏上漫长的道路,心中怀抱着遥远的悲伤。悲伤虽能自我平息,但漫长的路途该向谁诉说呢?行走中道路越来越远,离别的情感也越来越迟缓。昨天从浦阳出发,今晚在浙江边上过夜。浓云遮蔽了高山,狂风卷起急流。细雨滋润了田野,雪花洒落在林间小丘。雾气使山崖显得昏暗,积雪使平原显得模糊。曲折的水道边旅人停歇,畅通的河流中没有船只行驶。在渡口无法渡过,停船是因为风浪的阻碍。洲渚之间景象萧条,气氛不太和谐。向西望去,我感慨游历的艰辛,向东看时,我唱起了凄凉的歌。积压的愤怒成了心病,没有忘忧草该如何是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孟春:初春。
  • 春仲: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
  • 趣途:旅途。
  • 成装:整理行装。
  • 漾舟:泛舟。
  • 瞻涂:望向前路。
  • 悰:快乐。
  • 阙:缺憾。
  • 仳别:离别。
  • 坰林:郊外的树林。
  • 饮饯:饮酒送别。
  • 分袂:分手。
  • 澄湖阴:清澈的湖水旁。
  • 回塘:回旋的水塘。
  • 舻栧:船。
  • 靡靡:缓慢。
  • 戚戚:忧愁。
  • 自弭:自我平息。
  • 浦阳汭:地名,浦阳江的弯曲处。
  • 浙江湄:浙江边上。
  • 屯云:浓云。
  • 曾岭:高山。
  • 零雨:细雨。
  • 坟泽:田野。
  • 浮氛:雾气。
  • 崖巘:山崖。
  • 积素:积雪。
  • 原畴:平原。
  • 曲汜:曲折的水道。
  • 通川:畅通的河流。
  • 临津:渡口。
  • 伫檝:停船。
  • 洲渚:洲渚之间。
  • 西瞻:向西望去。
  • 东睇:向东看。
  • 疢痗:心病。
  • 无萱:没有忘忧草。

典故解析:

  • 无萱将如何:引用忘忧草的典故,忘忧草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植物,据说可以消除忧愁。这里表示诗人内心的积愤无法排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惠连,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诗文著称,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离别和旅途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惠连在西陵遇到风雨时写给康乐的,表达了他旅途中的孤独和离别的悲伤。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离别的悲伤。诗中“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在漫长旅途中的无助和寂寞。诗人通过对风雨、云雾、雪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诗人出发时正值初春,但到了仲春时节还未启程。
  2.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虽然旅途遥远且有期限,但离别的情感却无休无止。
  3.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整理好行装等待好时机,乘船在美好的月光下。
  4. 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望着前路,心情并不愉快,回头看时,情感上总觉得有所欠缺。
  5.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我的兄长因离别而感动,送我穿越郊外的树林。
  6. 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在野外的亭馆中饮酒告别,我们在清澈的湖水旁分手。
  7.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他留下的话语凄凉,而我漂泊的心也充满了眷恋。
  8. 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船在回旋的水塘中隐去,远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和声音。
  9.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慢慢地踏上漫长的道路,心中怀抱着遥远的悲伤。
  10.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悲伤虽能自我平息,但漫长的路途该向谁诉说呢?
  11.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行走中道路越来越远,离别的情感也越来越迟缓。
  12.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昨天从浦阳出发,今晚在浙江边上过夜。
  13.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浓云遮蔽了高山,狂风卷起急流。
  14.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细雨滋润了田野,雪花洒落在林间小丘。
  15. 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雾气使山崖显得昏暗,积雪使平原显得模糊。
  16. 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曲折的水道边旅人停歇,畅通的河流中没有船只行驶。
  17. 临津不得济,伫檝阻风波。——在渡口无法渡过,停船是因为风浪的阻碍。
  18. 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洲渚之间景象萧条,气氛不太和谐。
  19. 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向西望去,我感慨游历的艰辛,向东看时,我唱起了凄凉的歌。
  20. 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积压的愤怒成了心病,没有忘忧草该如何是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屯云蔽曾岭”中的“屯云”比喻浓密的云层。
  • 拟人:如“惊风涌飞流”中的“惊风”赋予风以惊动的特性。
  • 对仗:如“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中的孤独和离别的悲伤。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忧愁和无奈,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和对旅途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屯云:浓密的云层,象征着压抑和阻碍。
  • 惊风:狂风,象征着动荡和不稳定。
  • 零雨:细雨,象征着滋润和忧伤。
  • 落雪:雪花,象征着纯洁和寒冷。
  • 浮氛:雾气,象征着模糊和不确定性。
  • 积素:积雪,象征着纯洁和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屯云”象征着什么? A. 晴朗的天气 B. 压抑和阻碍 C. 清新的空气 D. 美丽的风景

  2.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乐观 B. 无助 C. 兴奋 D. 满足

  3. 诗中的“无萱将如何”引用了一个什么典故? A. 忘忧草 B. 长生不老 C. 富贵荣华 D. 英雄豪杰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同样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自然景象的描绘。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谢惠连的《西陵遇风献康乐》与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两者都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但谢惠连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
  • 谢惠连的《西陵遇风献康乐》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涉及离别的主题,但谢惠连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收录了谢惠连及其他南北朝诗人的作品。
  • 《谢惠连诗集》:谢惠连的诗歌集,包含了他的多首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季夏杂兴 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 吕真人赞二首 寓叹 物外杂题 舟中 看梅绝句 雪晴至後园 书驿壁 十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败子回头 靑字旁的字 权衡 蠹国病民 龍字旁的字 宁可信其有 河东饭 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嘟嘟哝哝 三框儿的字 亅字旁的字 踧踖不安 马使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龙虎气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