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长江

《过长江》

时间: 2025-07-27 22:44:42

诗句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44:42

原文展示:

过长江 黄滔 〔唐代〕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曾经探索过自然景象,恐怕能通达神灵,地下应该还有主人。如果把长江比作湘江之浦,那么《离骚》就不应该只属于屈原。

注释: 字词注释:

  • 曾搜:曾经探索。
  • 景象:自然景象。
  • 恐通神:恐怕能通达神灵。
  • 地下还应有主人:指地下可能还有其他神灵或主宰。
  • 湘浦:湘江之滨。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 不合自灵均:不应该只属于屈原。

典故解析: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他对楚国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黄滔在游历长江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离骚》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离骚》的独特理解。首句“曾搜景象恐通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认为自然景观可能通达神灵。次句“地下还应有主人”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想象。后两句将长江与湘江相比,提出《离骚》不应仅属于屈原,体现了诗人对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学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曾搜景象恐通神”: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探索和敬畏,认为这些景观可能通达神灵。
  • 次句“地下还应有主人”:诗人想象地下可能还有其他神灵或主宰,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第三句“若把长江比湘浦”:诗人将长江与湘江相比,引出对《离骚》的思考。
  • 末句“离骚不合自灵均”:诗人认为《离骚》不应仅属于屈原,体现了对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江比作湘江,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拟人:“地下还应有主人”赋予地下以主宰,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和对《离骚》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江:象征着壮阔和神秘。
  • 湘浦:象征着文学和历史。
  • 离骚:象征着经典和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曾搜景象恐通神”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自然景观的探索和敬畏 B. 对历史的思考 C. 对文学的喜爱 D. 对政治的关心

  2. 诗中“地下还应有主人”暗示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控制 B. 对神秘力量的想象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文学的思考

  3. 诗中“离骚不合自灵均”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离骚》应属于所有人 B. 《离骚》只属于屈原 C. 《离骚》不应被解读 D. 《离骚》应被遗忘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离骚》:了解屈原的文学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 杜甫《登高》:另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体会不同诗人的风格。

诗词对比:

  • 黄滔《过长江》与屈原《离骚》:对比两位诗人在表达自然景观和文学思考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了解唐代诗歌的整体风貌。
  • 《楚辞》:深入了解屈原及其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金陵怀古 上京即事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乱后归家 其四 海行杂感 【南吕】一枝花_远归年深马 蟾宫曲·咏西湖 满江红(贺项平甫起复知鄂渚) 柳梢青 临江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漫天蔽野 猪溷 门字框的字 牧犊子 八九不离十 斯文一脉 转忧为喜 一丝不线,单木不林 包含郢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黑字旁的字 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标映 折文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遣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