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1:39
原文展示:
题友人山居 黄滔 〔唐代〕 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 亦在乾坤内,独无尘俗喧。 新泉浮石藓,崩壁露松根。 更说寻僧处,孤峰上啸猿。
白话文翻译:
来到你隐居的地方,竹林小径和简陋的门。 这里也在天地之间,却独自没有尘世的喧嚣。 新涌出的泉水漫过石头上的苔藓,崩塌的墙壁露出松树的根部。 再说起寻找僧侣的地方,在孤峰上可以听到猿猴的啸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友人隐居山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访问友人隐居山中的景象。诗中,“竹径与衡门”描绘了隐居地的简朴与幽静,“亦在乾坤内,独无尘俗喧”则表达了隐居地的超然与宁静。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新泉浮石藓”和“崩壁露松根”,进一步强化了隐居地的自然与原始之美。最后提到“寻僧处,孤峰上啸猿”,增添了一丝神秘与野趣,使整首诗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对隐居地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竹径与衡门”描绘了什么? A. 繁华的市集 B. 隐居地的幽静与简朴 C. 热闹的庙会 D. 繁忙的码头
“亦在乾坤内,独无尘俗喧”表达了什么? A. 对繁华世界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厌倦 D. 对权力的渴望
“新泉浮石藓,崩壁露松根”中的“浮”字赋予了什么动态? A. 泉水 B. 石头 C. 苔藓 D. 松根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