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21
曲台晴好望,近接梵王家。
十亩开金地,千株发杏花。
带云犹误雪,映日欲欺霞。
紫陌传香远,红泉落影斜。
园中春尚早,亭上路非赊。
芳景偏堪赏,其如积岁华。
在晴好的天气里,远望曲江亭,近处就是梵王的家。十亩的土地上,金色的杏花盛开,千株树木争相绽放。带着云彩的天空误以为是雪,阳光映照下的景象仿佛要欺骗霞光。紫色的小路上香气四溢,红色的泉水在斜阳下流淌。园中的春天还尚未完全到来,而亭子上的路也并不遥远。这样的芳香景色,特别值得欣赏,犹如积累了多年的繁华。
诗中提到的“梵王家”可追溯到佛教文化,梵天是天界的一个重要神祇,象征着宁静与美好。“紫陌传香”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美丽的景色。
作者介绍:沈亚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杏花盛开之际,诗人于曲江亭游玩,见美景而作,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曲江亭附近春天的美丽景色,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首联“曲台晴好望,近接梵王家”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宁静且神圣的氛围,给人一种恬静之感。接着“十亩开金地,千株发杏花”,通过对杏花的细致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繁华,仿佛整个天地都是金色的。
后面的句子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云彩与雪的错觉,以及阳光下的霞光,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感。“紫陌传香远,红泉落影斜”,诗人通过嗅觉与视觉的结合,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景色的流动。最后两句“园中春尚早,亭上路非赊”,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珍惜,强调了美景的难得和欣赏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把春天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珍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梵王家”指的是哪个宗教的神祇?
诗中描绘的主要花卉是?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元素表达春天的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