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7:30
作者: 沈亚之 〔唐代〕
三年游宦也迷津,
马困长安九陌尘。
都作无成不归去,
古来妻嫂笑苏秦。
在外游历三年,迷失在升迁的路上,
马在长安的尘土中困顿不前。
虽有一番努力,却无所成就,打算离去,
自古以来,妻子和嫂子总是嘲笑苏秦的。
诗中提到的“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游说家,他以“合纵”之策闻名。但因其生前屡遭贬低,妻嫂对此常有所讽刺,是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反思和借鉴。
作者介绍: 沈亚之,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对官场的失望和对人生的思考在他的作品中常有体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游宦生涯的某一阶段,表达了对官场失望的心情,以及对个人努力却未见成效的无奈。
沈亚之的《送庞子肃》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蕴丰富的送别诗。诗的开头以“游宦”引入,简洁而直接地揭示了诗人三年在外的经历。在“马困长安九陌尘”中,诗人以马的困顿象征自己在官场中的挣扎与无奈,长安的尘土似乎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是对其理想和抱负的困扰。
接下来的“都作无成不归去”更是对这种无奈的深入剖析,表达了一种对无所成就的失落感。最后一句提到的“古来妻嫂笑苏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现实的讽刺,暗示着身处官场的人的辛酸与悲哀。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历史的典故,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无情,表达了对理想破灭的深沉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官场的复杂与艰辛,表达了对理想破灭和个人努力无果的失落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苏秦”是以什么著称的?
诗中“马困长安九陌尘”中的“马”象征什么?
“游宦”指的是什么?
答案: 1-B; 2-C;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送庞子肃》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