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27
古木晓苍苍,秋林拂岸香。
露珠虫网细,金缕兔丝长。
秋浪时回沫,惊鳞乍触航。
蓬烟拈绿线,棘实缀红囊。
乱穗摇鼯尾,出根挂凤肠。
聊持一濯足,谁道比沧浪。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古树苍翠欲滴,秋天的树林散发着芬芳。露珠在细小的虫网中闪烁,金色的兔丝在空中摇曳。秋天的波浪时而翻起白沫,惊动了水中游动的鱼鳞。蓬松的烟雾中,绿线飘摇,棘实的果实缀满了红色的囊袋。杂乱的禾穗摇动着像松鼠的尾巴,根茎从水中探出,挂着像凤凰的肠子。偶尔想要在水中洗洗脚,谁说这水比不上大海的波涛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亚之,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感为题材,表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沈亚之的游历过程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汴州船行赋岸傍所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早晨的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敏锐观察。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如“古木”、“秋林”、“露珠”等,传达了清新淡雅的自然气息。尤其是“秋浪时回沫,惊鳞乍触航”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水面微波荡漾,鱼儿跃起的瞬间。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惬意。最后一句“谁道比沧浪”则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自信宣言,强调了小水流也有其独特的魅力与美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季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哪个?
诗中提到的“露珠”挂在哪里?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