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华下

《华下》

时间: 2025-05-04 01:49:52

诗句

箨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夏景长。

扶起绿荷承早露,

惊回白鸟入残阳。

久无书去干时贵,时有僧来自故乡。

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9:52

原文展示:

华下
司空图 〔唐代〕

箨冠新带步池塘,
逸韵偏宜夏景长。
扶起绿荷承早露,
惊回白鸟入残阳。
久无书去干时贵,
时有僧来自故乡。
不用名山访真诀,
退休便是养生方。

白话文翻译:

在池塘边,我戴着新的冠带,悠然自得地走着,
这样的逸趣特别适合夏日的长景。
我扶起绿荷,承载着清晨的露水,
一只白鸟被惊动,飞回夕阳的余晖中。
我很久没有书信来往,这段时间显得很珍贵,
偶尔有僧人从故乡来访。
我不需要去名山大川寻觅真理,
退休在此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注释:

  • 箨冠:指用竹叶或草叶编制的帽子,常用于夏季。
  • 逸韵:指悠然自得的情趣。
  • 绿荷:指池塘里的荷花,象征清新和生机。
  • 承早露:承载着清晨的露水,形容荷叶的清新。
  • 惊回白鸟:白鸟因惊动而飞回的情景。
  • 干时贵:指时间的珍贵,尤其是久未联系。
  • 真诀:指修道的方法。
  • 养生方:指养生的方式,强调一种随和的生活态度。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名山”与“真诀”,可以联想到道教文化中对修行的追求。古代士人常常追求名山大川的隐逸生活,希望在自然中寻得真理与灵感。而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超脱,认为退休在此,享受简单的生活也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空图,唐代著名诗人和画家,曾任职于朝廷,但他对官场生活并不热衷,常常选择隐居。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的时光,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诗歌鉴赏:

《华下》是一首描写夏日池塘风景的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通过“箨冠新带”描绘了诗人的悠然自得,展现了他在夏日长景中的闲适与惬意。诗的中段通过“扶起绿荷承早露”与“惊回白鸟入残阳”展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生机,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人在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超脱,提到“久无书去干时贵”,反映了他对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繁杂的淡漠。最后一句“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认为退休生活就是一种养生的方式,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自得。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传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箨冠新带步池塘”:描绘了诗人穿戴新装走在池塘边,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形象。
  2. “逸韵偏宜夏景长”:强调夏天的景色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得益彰。
  3. “扶起绿荷承早露”: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荷叶上的露水也是清新之象。
  4. “惊回白鸟入残阳”:描绘出一种恬静而又生动的场景,展示自然中生物的灵动。
  5. “久无书去干时贵”: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珍贵和生活的忙碌。
  6. “时有僧来自故乡”: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偶尔的交流带来的情感慰藉。
  7. “不用名山访真诀”:表达了诗人对名山大川和寻求真理的超然态度。
  8. “退休便是养生方”: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简单的生活即是最佳的养生之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扶起绿荷承早露”,形象地表达了荷叶的美与清新。
  • 拟人:如“惊回白鸟”,赋予白鸟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使得语言更为优美。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隐逸生活的价值,提倡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塘:象征宁静与自然的空间。
  • 绿荷:代表生机与清新,常与夏天的意象结合。
  • 白鸟:象征自由与灵动,传达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残阳:常引发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哲思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箨冠”指的是什么?

    • A. 帽子
    • B. 衣服
    • C. 鞋子
    • D. 饰品
  2. 诗人认为退休生活是:

    • A. 寂寞无聊
    • B. 养生的方式
    • C. 无所事事
    • D. 寻求真理
  3. 诗中提到的“白鸟”是象征什么?

    • A. 宁静
    • B. 自由
    • C. 压力
    •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国事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 王维《鹿柴》:与《华下》相似的隐逸主题,但更强调山水的静谧与心灵的空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空图诗文集》

相关查询

洞仙歌 庆张闾总管母八十 洞仙歌(菊) 洞仙歌 催妆词为宋念功赋 念功彭氏婿 洞仙歌 自为寿 洞仙歌 洞仙歌 洞仙歌·双凤西瓜 洞仙歌 其二 洞仙歌 夏夜憺园隔水闻笛 洞仙歌 余素不善倚声,而次女绣孙颇好之,因亦时有所作,积久遂多,但于律未谙,謷牙不免,是所愧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惹祸招殃 抛开头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丰城剑气 无与伦比 纾缓 金字旁的字 资状 责实循名 轮递 杜开头的成语 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逢年过节 懿贵 麦字旁的字 慈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