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曹溪夜观传灯录灯花落一僧字上口占

《曹溪夜观传灯录灯花落一僧字上口占》

时间: 2025-04-26 22:28:17

诗句

山堂夜岑寂,灯下看传灯。

不觉灯花落,茶毗一个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8:17

原文展示:

山堂夜岑寂,灯下看传灯。不觉灯花落,茶毗一个僧。

白话文翻译:

山中的寺堂在夜晚显得十分宁静,我在灯下观看着传灯的仪式。不知不觉中,灯花已经落下,茶灶旁只剩下一个僧人。

注释:

  • 山堂:指山中的寺庙。
  • 岑寂:形容安静、寂静。
  • 灯花:指灯的火焰部分,象征着光明。
  • 茶毗:即茶灶,指用来烧水泡茶的器具。
  • 一个僧:指寺庙中唯一的僧人,强调孤独感。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传灯”,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仪式,旨在传承佛法,尤其是从释迦牟尼佛到历代高僧的大法。灯花的落下象征着光明的消逝与随之而来的寂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时值他在杭州的隐居生活,身处宁静的山寺,心中对佛理的思索与人生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因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苏轼通过对环境的细腻观察,传达出一种深邃的禅意。开头的“山堂夜岑寂”便为全诗奠定了沉静的基调,仿佛让人置身于幽静的寺院,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宁静。接着,诗人“灯下看传灯”,既表现出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也暗示了人生的传承和对智慧的追求。随着“灯花落”的描写,诗中带出了一种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哲思,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勿忘追求智慧的初心。最后一句“茶毗一个僧”,进一步强调了孤独感,似乎在表达即使在这样的宁静中,内心依旧感到一种孤独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堂夜岑寂”:夜晚的山寺显得尤为宁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灯下看传灯”:在灯下观看传灯仪式,表达了对佛法的关注和内心的沉思。
    • “不觉灯花落”:灯花的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有一种无奈与感伤。
    • “茶毗一个僧”:只剩下一个僧人,体现了孤独与内心的独白。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堂”与“灯下”,形成了空间的对比。
    • 意象:灯花、茶毗等意象,富有禅意,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宁静的夜晚和孤独的僧人,探讨了生命的无常、智慧的传承以及内心的孤独,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意象分析:

  • 山堂:象征着修行的地方,代表宁静与禅意。
  • 灯花:象征着光明与智慧,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僧人:象征着追问与思考,体现了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灯花落”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灯光的明亮
      C. 僧人的孤独
    2. “茶毗”在诗中意指什么? A. 一种茶叶
      B. 茶灶
      C. 僧人的身份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自然风光
      B. 生命的无常与智慧的追求
      C. 战争的悲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宁静夜晚的描绘,但苏轼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哲理,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两首诗在意境与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满庭芳 自富阳回又有嘉禾之役 满庭芳 满庭芳 游洛阳龙门石窟 满庭芳 满庭芳 怀仙 满庭芳 感怀 满庭芳五首 其一 满庭芳 得哲生欧洲来书 满庭芳 满庭芳 其四 夜读史记,感事,兼怀范先生。前调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赞见 持别 窘局 易如反掌 万室之国 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赶浪头 雨字头的字 小字头的字 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学贵有恒 四停八当 采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愁云惨淡 讲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